2015年11月26日 星期四

讓孩子睡飽、睡好有妙方










讓孩子睡飽、睡好有妙方

  
吃、睡幾乎是小嬰兒生活的全部,除了吃飽吃好之外,睡飽睡好更是重要,但小嬰兒常常還不會說話表達,其睡眠問題卻弄得父母們難以安眠,其實仍是有理可循的,只要詳細尋查,就可很容易找到原因,有效解決。

睡眠對一般人來說,是最稀鬆平常的事情,但是對於新添寶寶的現代父母而言,有時卻是夢魘一場,孩子睡不好,父母也會跟著變貓熊,如果白天還得上班,那更是「一場遊戲一場夢」了。
  
和睡眠有關的問題很多,小孩子也不例外,如:怕黑、半夜醒來、不易入睡、夜尿、夢遊症等,都是常見的問題。即使是正常的小孩,也常偶而發生睡眠問題,因此不足為奇。倒是人為性或生理上的原因,如:錯誤的訓練(常在床上處罰小孩)、孩子有腦部傷害或精神病等造成的睡眠障礙,就需要注意及預防。
x01.JPG (13389 個位元組)
 

1.睡多久才正常?

  
小孩子要睡多久才夠?這恐怕沒有一致的答案,因為每個孩子的睡眠時間都不盡相同,有的嬰兒一天睡到晚,有的很奇怪,只要睡一點點就夠了。平均而言,至三個月大的孩子一天總睡眠時間約15-16小時,是十足的「吃飽睡、睡飽吃」,除了吃奶就是睡覺;當嬰兒漸漸長大,睡眠時間少,滿一歲時約只需睡眠13.5小時,二歲時13小時,三歲時12小時,五歲時10-12小時,學齡兒童10小時,青春期則佔8-9小時,這些都包括一次或二次的午後小睡。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小孩的睡眠時間比一般平均時數多,甚至午覺一睡可以睡上4小時,一直到四、五歲時仍然如此;有些小孩則似乎活力四射,晚上可以耗到2、3點才睡,弄得父母精疲力竭才肯罷休,這些情形端賴個別差異,只要沒有影響睡眠的潛在問題,根本上不能說是哪兒出了毛病。所以,不要在意孩子睡的多或少,弄清楚孩子的睡眠特質、規律才重要。
 

2.孩子為什麼睡不好?

有些父母會抱怨孩子睡不好,或是說睡不安穩,這個問題涉及層面較廣。一般而言,嬰兒時期如果睡眠不好,如:半夜醒來、不易入睡、夜哭等,不管是時常或偶而如此,都要認真地去找原因,想想是不是尿布濕了?餓了?腹絞痛?或是生病了等等問題,還是棉被太厚、衣服太多、太緊引起不適而睡不好?

  
例如:平時早已習慣在某個時間把嬰兒置於嬰兒床上睡覺(有助於養成嬰兒固定的睡眠週期),一旦那天突然改放於臥床上,或是時間改變,孩子便容易產生恐懼、睡不安穩的情形。
  
等到一、二歲之後,睡不好則要考慮到是不是做惡夢?太興?恐懼(如怕黑)?父母不在身旁?尿床等等有關心理層面的原因,找出原因才能徹底解決孩子睡不好的問題。曾有學者指出,大部份嬰兒睡不好的問題,是出自於父母不當的期待、處置或限制,生理上的問題反而比較少,可見問題的解決關鍵在於照顧的人,而不是孩子出了什麼毛病。
 

3.是不是「嬰兒腹疝痛」?

  
不少小嬰兒從出生二、三週到滿三個月,每到下午或晚上,就經常無緣無故哭鬧,怎麼哄也沒用,常常把父母親嚇得抱著孩子往急診室跑。這種情形多半是一種稱為「嬰兒腹疝痛」的疾病所致,原因可能是小嬰兒的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尚未成熟之故。找不出理由的大聲啼哭,是這個毛病的特色。還好,這種病在孩子滿三個月之後就自然消失,而且只是一種暫時性的疼痛,並非什麼嚴重的徵象,更不至於引起什麼後遺症,不必擔心。

  
所以,若遇到嬰兒突然放聲大哭時,先不要急著往醫院跑。仔細想想看孩子是不是餓了?尿濕了?不舒服了?遇是疲倦?無聊?寂寞?如果都不是時,就可能是腹疝痛了。

  
此外,可以試試一些感性的方法,例如:把小寶寶抱起來,靠在我們的肩上稍微搖一下,或抱著散步幾圈;也不妨播放些旋律明顯、有節奏的音樂,或讓他吸安撫奶嘴,效果相當不錯,值得嘗試。若試過各種辦法再不行,就要帶給醫師檢查看看。至於對付嬰兒腹疝痛,可考慮使用胃腸抗痙攣的藥。
 

4.小兒夜間盜汗

流汗既可排泄廢物、濕潤皮膚,又可調節體溫,是人體自然、正常的生理機能,更是健康的表現。流汗跟呼吸一樣,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在不斷進行,白天時,孩子四處走動,且週遭空氣流通,汗液蒸發快而不自覺;到了晚上睡覺時,因為躺著不動,而小兒的皮膚散熱快,容易多汗,所以常常會發現他們睡得滿頭大汗、汗流浹背、甚至連衣服、床單都濕透了。
  
這種情形正透露一種訊息,不是孩子的身體虛弱、盜汗,而是孩子的衣服太多太緊、棉被太厚,或是屋內的空氣不流通之故。所以,睡覺時會流汗是一種正常現象,與身體虛不虛無關。
 

5.細心處理孩子的夜哭

原來逢人便誇她兒子乖巧、夜裡總是一覺到天亮的李小姐,最近突然身體不適,問起她寶貝的近況,她卻嘆著氣說,「唉!最近不知怎麼搞的,那孩子夜裡常常哭鬧不停,既不是肚子餓,也沒發燒,摸摸肚子也沒有脹氣,放在搖籃也不是,抱著四處搖也沒效,忙了整個晚上,夫婦倆手忙腳亂,都不知如何是好了!」。

她還說:好像從她帶孩子回娘家玩回來後開始的,弄得先生第二天上班無精打彩,她家事做不好,找遍了育兒書籍、看了醫生、問遍了左鄰右舍老經驗的媽媽們,也都探討不出正確的原因。
  
其實,哭原本是嬰孩表達需求的語言,也是孩子的權利。哭的原因有很多種,白天的哭泣,多可耐心地去瞭解孩子為什麼哭,但是換做是晚上,在疲倦的身子及甜蜜的美夢中,或許就沒有這份耐心了。
  
孩子夜哭的原因,有一半是肚子餓,其他如:身體不適、發燒、尿床、天氣悶熱......等等,都會引起夜哭。二、三個月大的孩子,夜哭最多的原因是肚子餓,抱起來便不會再哭,而且給他吃奶就立刻張口猛喝,這種哭泣,不必耽心什麼,吃奶就是最好的解決方法。如果抱起來還是哭鬧不停,牛奶也不喝,尿布也沒濕,也沒發燒,就應立刻請醫生治療,可能是一些身體上的毛病造成。
x02.JPG (7964 個位元組)
 

6.避免過度的刺激

  
至於七、八個月的孩子,夜哭的原因則大都是由情緒、身心等因素所引起,如白天受到異於平常的刺激,導致夜裡驚醒而夜哭,前面提到李小姐的寶貝兒子,可能就是這種例子,因為連續二、三天的旅遊,運動量過多、生活作息改變等,常常帶給孩子過度的興奮,導致身心疲乏。
x03.JPG (10087 個位元組)
  
又如帶孩子到人多的百貨逛遊,人擠人與喧嘩的聲音,會讓孩子感到強烈的刺激,而發生夜間哭鬧的情形。還好,這種情形的夜哭,只要塑造一個安靜的氣氛,一、二天就會好起來,萬一接連哭好幾天時,則可與醫生商量,給予適度的安定劑,就會好轉過來。

  
此外,一般七、八個月大的孩子,每天最少要有一、二小時的戶外活動,所以抱著孩子到附近綠地或公園走走,或是讓孩子看看街上的汽車、行人,以及琳瑯滿目的商品,睡前再逗逗,他也都是讓他夜裡安睡的好方法。
  
總之,一丁點的事情也會使孩子發生夜哭的現象,但是只要我們詳細的尋查,可以發現原因多是極簡單,也是非常容易解決的,如果因為偷懶而任憑孩子哭泣,第二天孩子因睡眠不足,白天只好睡了又睡,到了夜晚又哭,萬一變成習慣就不易改正了!
 

7.仰睡或趴睡誰比較好?

  
以傳統的習慣來說,東方人和歐洲人的嬰兒多採仰睡,而美國則以趴睡居多。一九九二年四月,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建議最好讓所有健康的嬰兒仰著睡,以減少嬰兒猝死的發生,但嬰兒若有呼吸困難、時常嘔吐的情形,則仍建議趴睡。這項宣佈在當時曾震驚所有的家長及醫師,因為長久以來,他們多讓孩子趴著睡。
  
其實,仰睡或趴睡各有利弊,仰睡的嬰兒常因半夜嘔吐,東西倒流入氣管而導致窒息,或冬天寒冷因棉被悶住而發生意外。趴睡的嬰兒則因澳洲和紐西蘭醫師的報告,指出發生嬰兒猝死症的機會,比仰睡嬰兒3.5-5高倍,因此被認為不適合。
  
事實上,趴睡產生的問題關鍵所在,是房間的溫度和床具,澳洲和紐西蘭的冬天冷,住家又多缺乏中央暖氣系統,於是總在孩子身上裹著一層的羊毛衣物,使得嬰兒體溫過高,而體溫過高卻是造成嬰兒猝死症的原因之一;其次,蓋上厚重的棉被,如果不小心覆蓋到嬰兒的頻面,將增加窒息的機會。
  
基於這種原因,後來美國兒童衛生部研究院的專家們,認為不需要積極宣導孩子改趴睡為仰睡,倒是提醒家長,當嬰兒趴睡時,不要裹著太厚的衣物,而且不可趴睡在很軟的床具、床墊,或是墊以軟枕頭,以免嬰兒趴睡時轉頭困難而發生意外。
  
台灣大部份的嬰兒均是仰睡,但嬰兒的猝死率根據研究,是千分之一左右、與美國的千分之一點五相近(台灣每年新生兒人數是三十萬至三十五萬人,發生猝死的總數大約在300到350左右。)
  
總之,趴睡可能與嬰兒猝死有點關連,但不是絕對的因素。仰睡趴睡可以自己選擇,不必固執於某一種睡姿,有時也不妨來個側睡,這樣,小寶寶的臉形才不致太變形。
 

8.小兒睡姿注意事項

  
不過,有幾點注意事項應該謹記在心:


I.嬰兒趴睡時,床鋪要平坦、硬度適中,別墊軟枕頭或睡在軟床上,以免發生呼吸困難時,不能隨意轉頭而遭不幸。
II.嬰兒趴睡時,不可裹太厚的棉被,以免體溫過高。
III.早產兒及腦性麻痺的嬰兒,不可以趴睡,因為他們無法自由轉動頭部。
IV.腹部脹氣、腹疝痛、嘔吐厲害、呼吸會發生暫停或容易受驚嚇的嬰兒,採趴睡較有幫助。
 

9.小兒睡眠問題多多

  
一個稀鬆平常的睡眠,看來門道還真不少,除了上述的一些問題之外,比較不常見、但卻會令家長不知如何是好的睡眠問題還很多,如:做惡夢、夜驚、夢遊症、夜間甩頭等。

最後將這些兒童常見的睡眠問題整理如下:


I.做惡夢:約有5%的兒童會常做惡夢,做惡夢常與害怕遭到攻擊、摔下、死亡等事件有關,常發生於後半夜,因這時候發生快速動眼期的頻律與時間均增加。做惡夢常與特定的發育時期有關,學齡前和學齡早期特別容易發生,一般均會自行好轉,不必特別治療。
II.夜驚:好發於1-14歲,發生率為1-6.5%,常見於學齡前晚期和學齡兒童早期,大多於青春期晚期停止。發作期間由六個月到十三年不等,平均為3.9年,但是有家族史者,發作期間較長。

大多發生於夜間睡眠的前三分之一時間,出現小孩突然坐起來,眼神呆滯,同時有自主神經興奮的症狀,例如:心跳加速、呼吸過度、流汗、發出叫聲等,小孩看起來神情錯亂,對外界的刺激缺乏反應,可能哭得相當沮喪,常表現出害怕和定向力喪失。
III.夢遊症:15%的小孩從小到大至少會有一次的夢遊,但只有1-2%會有反覆發生的夢遊,大多於青春期會自行好轉。夢遊症的發作通常少於10分鐘,偶然一、二次發作很少引起注意,但是反覆的發生會產生困擾和憂慮。

夢遊時常表現出茫然的表情,無視於週遭環境,只呈現低度反應與意識型態,活動顯得笨拙而無目的,事後對發生的事情則茫然不知。對於這些小孩子的處置,應避免干擾或中止其發作,因為這樣反而會混淆和驚嚇到小孩。

況且夢遊症的發作通常是短暫的,最重要的是如何保護他們免於受傷,例如:加裝門鎖,關閉門窗等。
IV.夜間甩頭:發生於夜間睡眠時的一種有規律頭部動作,小孩可能坐在床上或跪下來,搖晃身體或頭部,甚至頭部碰到床墊。通常開始於一歲以後,而於四歲以前停止,發作時間一般小於15分鐘,男比女多。發生率約為3.3~15.2%不等。

夜間甩頭屬於一種前庭神經自我刺激,有夜間甩頭的小孩比沒有夜間甩頭者發育得更早,而且夜間甩頭之有無與家庭的社會經濟狀況及小孩的出生次序無關。
V.睡多久才正常:每個孩子的睡眠時間都不相同,端賴個別差異。不要在意孩子睡的多或少,弄清楚孩子的睡眠特質、規律才重要。
VI.為什麼睡不好:原因眾多,要認真去找原因,想想是不是尿布濕了?餓了?腹絞痛?或是生病了等等問題,常常是出自於父母不當的期待、處置或限制,生理上的問題反而比較少,可見問題的解決關鍵在於照顧的人,而不是孩子出了什麼毛病,此建議值得參考。
VII.腹疝痛:找不出理由的大聲啼哭,原因可能是小嬰兒的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尚未成熟之故。
通常在孩子滿三個月之後就自然消失,而且只是一種暫時性的疼痛,不至於引起什麼後遺症。
VIII.睡覺時盜汗:是一種正常現象,與身體虛不虛無關,看看孩子的衣服是否太多太緊、棉被太厚,或是屋內的空氣不流通。
IX.夜哭:孩子夜哭的原因,有一半是肚子餓,其他如:身體不適、發燒、尿床、天氣悶熱......等等都會引起,細心地找出原因,才能解決問題。
X.仰睡或趴睡比較好:都可以,不必固執於某種睡姿,不過,要注意嬰兒趴睡時,床鋪要平坦,硬度適中,別墊軟枕頭或睡在軟床上,也不要裹太厚的棉被;如困是早產兒及腦性麻痺,就不可以趴睡。

至於腹部脹氣、腹疝痛,嘔吐厲害、呼吸會發生暫停或容易受驚嚇的嬰兒,採趴睡較有幫助。

本文分享自新手媽媽  嬰兒篇  睡 眠

由於網路常有好的文章說不見就不見.所以安麗總是喜歡收藏起來分享給朋友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