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8日 星期三

什麼是環保教育站



台南虎山崇善環保教育站

這些是學生們去環保站學習後的感恩卡
看在志工菩薩的眼裡感覺很窩心...
這裡的志工教他們資源回收分類跟利用回收品做小裝飾品


安平環保教育站


有空時花個1-2小時去資源回收場協助分類流些汗是值得的
清淨在源頭
想呼籲各位往回收站丟之前請先在家分類好再丟
地球需要大家的維護
您得一分鐘分類整理也是救地球的小動作


虎山環保教育站每星期四都有在幫志工菩薩量血壓


崇善環保教育站很貼心
早上10點左右為怕志工們血糖降低
總始會準備點心
最主要是老菩薩們都起得早..
10點左右也都餓了..
順便請他們起來活動一下筋骨




安平環保教育站


環保站報紙的分類
報紙的分類
把半張的
破的
髒的
一整本的那種
廣告紙等等
全當廢紙--賣的價錢較低

而完整全開的報紙
摺好
綁起來-----專人在買價錢較高
每個地方的環保站分類的方式都差不多
唯一不同的是
有的地方會把半張跟一整本的報紙另外整理綁起來
專門賣給網拍人員做塞物品用

今天參訪的地方報紙區
菩薩們在像書桌那麼高的長桌分類報紙
所坐的椅子還有靠背
這是一個最有人性化的環保站
很懂得體貼菩薩




有許多菩薩都是一大早就到環保站幫忙做分類的工作
虎山崇善環保教育站的委員們會輪流煮點心給老菩薩們吃

煮點心的用意是因為怕菩薩們血糖降低
許多長駐菩薩每天都是清晨6點左右就起床吃早點
到10點左右肚子會餓
貼心的委員們會很貼心的照顧這些人

中午還請他們在環保站吃飯
如果東西有剩還會請有需要的菩薩們包回去

環保站裡臥虎藏龍
有大公司老闆.有教育程度高的老師.有警察.有醫生.不想被人知的高官貴族.有人窮心不窮的菩薩也有演員----各個都充滿智慧


他們不為什麼

只為拯救地球而已就這麼簡單

有智慧的你
有空到環保站協助哪怕只有10分鐘或半小時

沒工作時和老菩薩們聊天也可以挖到寶
老菩薩們的生活經驗就是我們無法讀到的生活寶典

下列更多資訊請點進去看




垃圾分類才能變黃金

拆錄影帶的動畫


真愛


這個世界
因真誠而可愛,因有愛而完整--名人語錄

**愛**包括
對子女的愛
對父母的愛
對兄弟姊妹的愛
對親朋好友的愛

*大愛*不能只限行善的愛


對父母的真愛
每天一句關心的話.
偶而靜下來聽聽他們想對你說的話-...
哪怕只有幾分鐘
對老人家來講都會感受到子女對他們的愛和關心

對子女的真愛
出們上班上學時哪怕只是一句**路上小心**
都是窩心的愛
子女回家必定會有今天發生的事想分享給您聽
如果肯花個幾分鐘傾聽
那是溫馨滿足的愛
因為孩子的感受是被父母重視的

對待親朋好友也一樣

傾聽和關心的愛
很多人對陌生人可以做得到
卻忘了家人至親也很需要..................安麗的碎碎念

女權會在南門電影書院


南門電影書院位於大南門城公園內,原名「台南放送局」,成立於日據時代1932年,經歷國民政府時代,至民國80年改為中廣台南台。市府文化局與台南藝術大學依其原特性活化再利用,將其規劃為「台南市南門電影書院」,作為影視映演及資源整合平台。
 性別影展活動,書院於11/15.16.17 三日影展期間將提前於8:30分開館,早場影片也將於9:00準時播映
看免費電影前要簽名記錄人數

社工與觀眾探討該片內容*妹妹的守護者*

等待中

社工探討影片內容
超完美家庭



觀眾的回應

社工與觀眾得分享
愛的黑海



主任與互相觀眾分享叫我女王心得


觀眾們反應不錯細心聆聽



2012年11月26日 星期一

仲夏夜府城導演感言-10


拍戲永遠是打擾人的,第十天拍攝,我在一個即將、有可能被拆掉的市場內拍攝,為了製造光影效果,攝影師建議要在市場內放煙,還要下大燈,殊不知,這一放,整個市場煙霧瀰漫,像極了火災現場,更嚴重的是,原來這個市場還有住人,只是南部人就是有某種單純吧,記得有一晚,住在市場內的居民再也忍受不了,直接開窗就朝劇組開罵,我們當下除了不斷地跟他道歉,也應允一定會快快拍完,然後,居民罵完了,竟也安安靜靜地待在一旁,等我們將這一場拍完,那一晚,我記得已經是半夜接近三點了。

不一樣的月光--莎韻之鐘


第一部原住民觀點電影,原住民編導、實力派演員共同演出 
揭開『沙韻之鐘』神秘面紗,宜蘭縣南澳鄉歷史場景實地再現

簡介
泰雅族女導演,用自己部落的故事作發想,創造出屬於現代部落的清新、溫馨的劇情。影片以輕鬆的手法,營造當地寫實的部落氣氛,劇中部落當地演員的表現,清新自然,不再看到­以往,刻板原住民影片中的沉重、悲哀。

影片可見現代年輕獵人縱橫山林與學校的精採生活,及外地劇組進到原住民部落碰撞出的火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detailpage&v=m-WIT_-Q_Xo

劇情摘要

一個被遺忘的部落傳說,引起外地劇組的好奇。那是一段關於『莎韻』這個泰雅族女孩的故事,這個傳說被埋藏在六十幾年前的深山裡。
當年的族人,早已搬遷到山腳下,對以前部落的記憶不那麼清楚,對『莎韻』的事也各有說詞,就更加深了劇組對這個故事的好奇......

尤幹,一個又愛打獵又會踢球的部落高中生,始終搞不懂,一個早就被族人忘記的故事,為何讓外地劇組對部落那麼得好奇?但尤幹的阿公,是唯一看過『莎韻』的老人家,他手中握­著那張莎韻的照片,始終不肯交給劇組。照片似乎對阿公,有什麼特殊的意義?

⋯⋯尤幹一直想帶阿公回老部落,因為那是阿公的心願,但那是一段遙遠的路程。根本沒人知道,回山上的路怎麼走,只有阿公還記得。
瞞著家人,尤幹偷偷帶阿公上山,劇組企畫小茹也跟著去。

於是隨著老人的腳步,展開了一段深山的驚險歷程,也解開了劇組對深藏在山裡幾十年的秘密....
******************************************************

莎韻之鐘,或譯莎鴛之鐘、莎勇之鐘;該故事發生於1938年台灣日治時期的台北州蘇澳郡蕃地リヨヘン社(今宜蘭縣南澳鄉金岳村、澳花村、寒溪村等村利有亨部落),一名泰雅族少女沙韻‧哈勇(サヨン,sayon)因協助日籍教師搬運行李,不幸失足溺水。而台灣總督為了褒揚其義行,頒贈予當地的紀念桃形銅鐘,該鐘即稱莎韻之鐘。
本僅為短短一則地方新聞的泰雅族少女溺水意外,經刻意報導後,被台灣總督府用來宣揚理蕃政策的成功,並與國歌少年雙雙成為皇民化政策的宣傳樣本。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日軍於兵源不足下,開始徵召各地日本青年,組織持續進犯中國的軍隊。在被日本統治的台灣方面,首波被徵召對象,除了駐守台灣的台灣軍之外,就是為數頗眾的駐台警察。而這些於各地擔任警察任務的日籍青年,一旦接到徵召令,就必須馬上離職出征,開赴以中國華北為主的中日戰爭戰場。

1938年(昭和十三年)9月,一名於該台灣原住民村落內南澳蕃童教育所從事教職的警手[2]田北正記,接到了由台灣總督府發佈的從軍徵召令,並立即依法離職前往中國戰場。因南澳一地位於台灣宜蘭山區,教育所教師田北正記特商請[3][4]莎韻(泰雅語:Sayun Hayun 日語:サヨン)協助搬運行李。

9月27日,兩人在行經宜蘭山區途中,不但遇到颱風,還在過渡武塔南溪時,碰到溪水暴漲。在天候惡劣下,田北正記雖順利離開宜蘭,但是同行的泰雅族17歲少女莎韻卻在暴風雨中不幸於南溪便橋上,失足落水失蹤。經當地警所營救後,除了發現所背負行李外,並無莎韻任何行蹤。


12月6日,台北州知事藤田傊治郎,於巡視泰雅族部落時,聽聞此事,特地前往莎韻墓地祭祀致意。除了慰勉家屬、公開讚賞莎韻之「進誠奉公」精神,特地還做了一首詩。不但要求所屬為之宣傳,也向台灣總督府報告。至此,莎韻事蹟引起多數官員重視。

翌年的1939年,《台灣愛國婦人新報》元月號刊出一則報導:《番界銃後哀話-乙女サヨンの死》。該長文詳細報導霧社事件後,泰雅族利有亨社被強迫遷移至南澳後的皇民化現況,並以莎韻、田北正記師生情誼為報導主軸,除了讚賞莎韻「為國捐軀」外,也報導了藤田知事贈詩經過。

1941年2月20日,由全台高砂族青年代表領銜演出的「皇軍慰問學藝會」於台北公會堂演出,其中以藤田知事詩文為藍圖的「サヨン少女を思ふ」歌曲為最受矚目的表演項目。由莎韻之同學ナミナ以泰雅語及日文演唱的女聲[5]獨唱,因曲調優美,歌詞感人,獲得了現場一致讚賞,而這裡面還包括台下觀眾之一,台灣總督長谷川清。在特地深入瞭解故事來龍去脈後,長谷川總督決定表揚此少女,並以此做為皇民化教育的宣導教材。

1941年4月14日,長谷川總督於總督府親自接近莎韻家屬與少女青年團團員,並頒贈一座刻有「愛國乙女サヨンの鐘」(愛國少女莎韻之鐘)字樣的銅鐘給相關人員,而至此,「莎韻之鐘」一詞成為台日兩地爭相報導的新聞報導。
1943年,因大戰爆發,殖民當局為強化原住民地域認同感,將利有亨(日語:リヨヘン)地名改為和風地名「鐘ヶ丘」,即取自莎韻之鐘之典故[6]。


因為正值中日戰爭戰事膠著,莎韻之鐘故事成為日本軍國政府宣導的利器,不但台灣日本兩地新聞廣播媒體爭相報導,也介紹莎韻遇難事件的詳細經過。不但如此,總督府開始舉辦一系列相關紀念宣傳活動,如立碑[7]、畫像、話劇、演唱、作曲。

其中,「佳話サヨンの鐘」(佳話莎韻之鐘)的活動紙劇(紙芝居)與「サヨンの鐘」(莎韻之鐘)歌曲為此系列裡面,較受矚目兩項活動。其中,原唱為40年代日本名歌星渡邊はま子的流行歌曲《莎韻之鐘》,該歌曲發行不久後,即風靡港、台、日、滬等地。後來,更被翻唱為國語歌曲《月光小夜曲》和粵語歌曲《每當變幻時》。事實上,霧社事件罹難之日本警官遺族,也是40年代日本知名歌手佐塚佐和子,也曾在1941年-1945年年間台灣巡迴演唱《莎韻之鐘》。

1941年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為了落實皇民化教育,除了要求知名台灣作家吳漫沙為莎韻立傳外,台灣總督府還特別出資委請民間電影業者拍攝電影《莎韻之鐘》[8]。由李香蘭主演的該電影,於1942年正式於台灣中部的霧社開拍,並於翌年於台、日、華北、上海、滿洲等地上映。而李香蘭除了主演該《莎韻之鐘》電影外,也演唱電影主題曲《莎韻之歌》而稍早之流行歌曲「莎韻之鐘」僅為該電影的插曲。


1945年-1980年代間,因為台灣戒嚴,台日斷交等因素,莎韻之鐘故事鮮少人提及,直至2000年之後,該事蹟才再被流傳,亦有不少相關活動。例如:2004年10月份於桃園龜山、南投水裡、雲林莿桐;由臺灣文建會主辦,臺北愛樂文教基金會承辦,臺灣原住民原緣文化藝術團負責演出之原住民歌舞劇〈莎韻的故事〉[9]。[10]
除此,2007年11月23日至24日國立臺北教育大學亦於宜蘭南澳舉辦名稱為「臺灣的歷史記憶-莎韻之鐘殖民地文化的國際學術會議。會議中,不少臺、日、中、韓學者及事件見證人應邀參加。

2011年8月10日,業餘登山家林克孝因為尋找莎韻之路而失足身故於南澳束穗山中,亦重新讓台灣探討起該事蹟,甚至有人仿原曲填詞悼念他於網路上。

轉載自
http://zh.wikipedia.org/zh-tw/%E8%8E%8E%E9%9F%BB%E4%B9%8B%E9%90%98




2012年11月24日 星期六

被遺忘的時光

我在公視看到這個影片後
為許多孤老無依又失智的老人感到不捨

人總有老的一天
然而遇到孝順的子女或許還會得到關心跟照顧

有些人遇到家裏的長者換了失智的疾病
反而遺棄  
真悲哀

有一天當你遇到類似的個案
請發揮愛心去關心這樣的老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bsVCaZO4MNY

THE LONG GOODBYE 被遺忘的時光

‧2010年度紀錄片票房冠軍
‧金馬獎導演 楊力州 深情呈現

一群被困在時間河流裡的長者,錯置的情感、替換的時空、拼貼的記憶 到不了,回不去,卻也忘不了 ...

【影片簡介】
這部以關懷失智老人為主題的紀錄片,環繞幾個家中有失智老人的家庭,以細膩鏡頭,記錄現今社會鮮為人知的角落。


其中,小潔的失智母親景珍,屢屢在清明掃墓的時候,忘了墓碑­上的名字,之於自己的意義...。

另一位高齡95歲的王老師,總是忘記歲月在她臉上留下的痕跡,常愣在鏡前,認不出鏡中人。

然而,對她來說,最唸唸不忘的,是寄一張自己漂漂亮亮的照片,給最親愛的父親。

儘­管實際上,她父親早已不在人世...。 

曾拍出撼動人心紀錄片《奇蹟的夏天》的導演楊力州,這次將鏡頭瞄準社會上慣常受到冷落的失智老人。創作觀點向來獨特、精緻的他,以深刻的電影語言,珍藏了這些老人的歲月。

官方網站:
http://longgoodbye.pixnet.net/blog
http://www.facebook.com/thelonggoodbye

PTS公視:www.pts.org.tw
失智症患逾15萬 楊力州記錄心聲(影音)
www.youtube.com/watch?v=ccAF_Y53zrY
被遺忘的時光_電影預告
www.youtube.com/watch?v=0vF7uY8fJ6I

仙人掌

來了解有關的特徵特性及栽培Escobaria密蘇里plant.discover,並探討如何照顧,不管你的技術如何。 

Escobaria密蘇里

農場
Escobaria密蘇里
通用名
奶油球仙人掌,仙人掌,密蘇里州的枕形

起源
美國亞利桑那州到得克薩斯州

家庭
仙人掌

形式
草本的

使用
裝飾,室內植物

習慣
長榮,perrenial

高度
它可以長大到5厘米高

果實/種子

葉子
綠色,針多刺的莖,圓頂集群


中,黃綠色或鈍痛發白的顏色


充足的陽光,局部陰影

溫度
它喜歡溫度45樓

濕度
一般室內濕度

成長中
混合砂,壤土,泥炭蘚和豆礫石中的2:1:1:1的屬性

鍋的大小/類型
它必須大到足以容納你的工廠,它更多孔盆

PH
從pH值6.1至7.8不等

澆水/霧化
少澆水,讓土壤完全乾燥,澆水,每3週或4週,噴霧是沒有必要的 

化肥
仙人掌需要低營養,所以施肥稀釋了一半每年一次或兩次就足夠了

傳播
傳播分離的偏移量,嫁接或種子 

害蟲
介殼蟲,粉介殼蟲和紅蜘蛛

疾病
木耳,黑尖木耳,莖腐病 

2012年11月23日 星期五

一個熱愛府城的大陸姑娘---吳純


2012/11/24今天參加的一個外配研習課
更加了解外配在台灣生活的心歷路程
今天的講師是吳純
我好奇上網查了一下

發現這個大陸姑娘的確不簡單

懂得如何愛自己
懂得如何為自己闖出一片天
這個影片他分享出來讓我們了解他如何介紹台南的文化古蹟

一個來自大陸的姑娘
對台南古蹟文化是那麼認真的探討真是難得

我們聊了美食.文化背景的差異
還探討了對孩子的教養問題


大陸的文化
孩子長大還跟父母住.吃父母不外出工作
是會被隔壁鄰居恥笑的

他說台灣人長大還在家吃父母的狀況越來越多

由其是7年級生以後的小孩
大多數不知道什麼是自力更生
還一直跟父母伸手這樣是不對的

在大陸滿18歲想繼續唸書就得該靠自己
哪有像台灣許多的孩子伸手像父母要還不懂得感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Q0slGppghY


從大陸湖北武漢遠嫁來台的吳純,緣因府城文化深深觸動這位武漢姑娘的心,她對這片土地的瞭解與熱情,尤甚土生土長的台南人,她參加古蹟導覽員培訓,在同期一百名學員只錄取七人中脫穎而出,在府城展開嶄新生活,感受台灣淳厚的人情味。

  台南府城擁有豐富人文、古蹟,吸引來自世界各地及國內的遊客來訪,府城古蹟導覽是行銷大台南市的重要工作;有人對台灣歷史最久遠的孔廟、國姓爺如何攻入熱遮蘭城及如何治台,從明鄭到清領以迄日治及民國在台南所遺留的歷史,幾至倒背如流;而台南人的七娘媽做十六歲、五條港、安平的金小姐、風獅爺等等風土民情,亦如數家珍,這不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台南人,而是大陸湖北武漢遠嫁來台未滿四年的外籍新娘吳純小姐。

  台南市古蹟導覽員吳純,是個道地的大陸湖北武漢妹子,從小在家中就是個受呵護的獨生女,當初與台灣老公墜入愛河後,為了愛情以及肚子中那跳動的小生命,她毅然決然放棄大陸月薪上萬人民幣的工作來到台灣重新生活。

由于先生常年在外工作,因此照顧小孩和孝順公婆的重任就落在吳純的肩上,第一個遇到的難題,便是和婆婆溝通。

吳純說婆婆只懂台語,因此她每天努力拿著小筆記本,等隔壁的小學生放學後,就去跟他們學台語,而婆婆為了照顧小孫女,竟也特別去學了國語童謠來唱給她聽,讓吳純感動到淚眼婆娑。

  吳純在台灣的生活並非一帆風順,頂著大陸高學歷的光環以及卓越的自信心並未讓她快速找到工作,一0四人力銀行投了不下百張的履歷皆石沉大海,連應徵個速食店小妹都曾被婉拒,她甚至還因此患了憂鬱症。

然而現在的吳純全身散發出自信的光彩,她來台後歷經不同文化的衝擊與語言的隔閡,在她契而不捨的投入與學習後,終於營建出良好的社會網絡關係,完全融入台南在地生活;現在已能用流利台語溝通的她抱著永不放棄的精神,努力充實自己並參加各種訓練,獲得許多課程活動結業證書,總學習時數更是高達二百小時。

  在因緣際會下,吳純愛上了府城的歷史文化,經過考試培訓後,她在上百位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拿到只有七個名額的台南市古蹟導覽員資格。

  除了擔任台南市古蹟解說員,吳純也在移民署台南市第一服務站擔任志工服務新移民,目前她還有另一個雄心壯志,就是籌備一個可以服務新移民的民間團體,她希望能夠用自己的經驗幫助更多新移民,讓她們也都能感受到台灣的美好。

資料來源
http://mypaper.pchome.com.tw/coolanews/post/1322075650

仲夏夜府城導演感言-9


第九天了,一樣的半夜三四點,現在回想起來其實是好笑的,尤其是製作人常掛在嘴邊的,『半夜三四點,附近都是很早休息的阿伯、阿母,厝邊頭尾,你在這邊拍飆車的戲,我們製片組又全部派下去封路擋車(總共有八條大大小小的路要擋、要管制),算你好運...沒有遇到警察來開單...』唉~拍戲嘛,也辛苦製片組了。

2012年11月22日 星期四

仲夏夜府城導演感言-8

第八天拍攝,女主角來了,劇中的小南跟他說這一條路他每天經過,但是卻從來不知道原來這裡以前是古蹟...好像是這樣,每天熟悉的事物,常常不會特別願意留下來多待一秒來瞭解它的背後意涵...照片主角背後的地方是『接官亭』,台南市三級古蹟,身為在地台南人的我,真的也因為這部片才知道原來這個牌樓叫這個名字,多上了一課~

2012年11月21日 星期三

仲夏夜府城導演感言-7


很巧的,po照片的這一天,是我跟神明許願吃素的最後一天,而照片裡的那一天,則是我跟神明吃素的第一天,冥冥之中,似有安排吧,當時是因為劇中組員發生小意外,為了祈求拍攝順利、平安,而跟神明說希望能讓我這幾天日翻夜夜翻日的工作中如期完成,所以許了願意吃素三個月的願...如今,片子有了自己的生命,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也像是劇中的小南爸跟小南的關係那樣密不可分!

2012年11月19日 星期一

仲夏夜府城導演感言-6


總是會有一些捨不得剪掉卻又不得不剪掉的畫面,關於第六天拍攝以及事後的剪接整理中,體悟出捨了就會有得~

聽見愛 第19-20集




聽見愛第19集

聽見愛第19堂 教育理念的差異

教育的理念及方式有很多種
而每一個孩子也都是不同的個體
選對了方式
對於老師 孩子及家長
這三方面受益良多



每日一句:人有百百款囝仔也有百百款,怎麼可以用同一套標準來教導呢。


聽見愛第20集


聽見愛 第20堂 裂痕

愛會有裂痕
明亮因常常應酬,無瑕照顧鳥。而鄰居的反應,令金拔不得不大著肚子去清理鳥糞。裂痕就此展開,金拔氣明亮沒有做到當初的承諾。兩人的爭執就此展開...


每日一句:孩子一轉眼就長大了,要是不好好珍惜,將會錯過很多珍貴的事情

聽見愛 第17-18集


聽見愛第17集

聽見愛 第17堂 心的依靠 

家人的目的其實都一樣,只是觀念不同。
金拔與明亮為了實現一家人住一起的願望而在努力...
這令金拔感到安心...

每日一句:做人媳婦要讓家裡充滿歡喜和樂,自己才能輕鬆自在。

聽見愛第18集


聽見愛 第18堂 獨立生活(

真正的獨立生活
沒有了家人的照應
這都是我們在長大的過程之一
在這個過程當中
我們會碰到許多問題
也會碰到各方面的幫助
也會發現處處都有「愛」...

每日一句:茶若是喝的順就是好茶。若是喝不順,
再貴也沒那個價值。

聽見愛 第15-16集


聽見愛第15集

第15堂 步入新的家庭

孩子要學會
無論極力呵護或全然放手都是出於愛
只是何時放手
又該如何放手
往往考驗著父母的智慧


每日一句:如果替子女選擇他的路,到時跌倒了,他一定會怨恨父母的。

聽見愛第16集

聽見愛 第16堂 喜訊

家人與家人之間
都希望彼此好
然而
有時候表達方式的不同
令彼此忽略了愛的存在性
每日一句:要顧家就要先顧好自己,不然哪有力氣來照顧家人。

聽見愛 第13-14集


聽見愛第13集

第13堂 積累的情緒 

每日一句:
我們做人就要做有把握的事
去煩惱自己做不了主的事
是一點用也沒有

聽見愛第14集

聽見愛 第14堂 雙重壓力

男人間的談話
是承諾
然而 母女之間
溫度卻降至冰點
在愛情與家庭之中
金拔的心正在難過...
每日一句:兒孫自有兒孫福。咱作嗣大人的該放手就要放手。

聽見愛 第11-12集


聽見愛第11集

 第11堂 波折的開始
兩個人在一起
要突破多重的考驗
這只是個開始
父母的反對
其實歸根究底是為了孩子著想
金拔與明亮該如何解決這個波折

每日一句:

婚姻不是兩個人的事情,而是兩個家庭的結合。

聽見愛第12集


聽見愛 第12堂 憂


每日一句:
一次不會就教兩次
兩次不會就教三次
教學生就要"永不放棄"

2012年11月16日 星期五

仲夏夜府城導演感言-5



拍到第五天,麗音姐來了,這次特別請她來客串演出小南的媽,記得那時在公司第一次見到麗音姐的時候,她問我說『導演,你是要我演出那一種類型的媽媽?』我說『就是那種常常掛心家裡的大小事,但是卻忍不住會叨念幾句的那種媽媽』

仲夏夜府城導演感言-4



第四天拍攝,照例前一天拍到早上五點,這一天下午三點通告...照片中的父親跟小女孩說他曾經在半夜看過一隻大烏龜,還跟牠許了願望,小女孩說她也要許願,只是願望是什麼呢?
PS:題外話,這個場景我們找了很久,等到確定了之後,才發現這個地方原來是我小時候常經過的地方。

仲夏夜府城導演感言-3


開拍第三天,劇中的小南爸(喜翔)帶小南(巫建和)到朋友開的小吃店談事情,這一個鏡頭,我好像拍了兩個小時,將近30人擠在20坪不到的小吃店,煙味、食物味、汗臭味...然後製作人索性留在店外,一點兒也不想踏進店內,不久,太陽下山了~

仲夏夜府城導演感言-2


我常會想起進這一行時,前輩們常說過的話,他們說,畫面會說話,會讓你哭、會讓你笑,這一個鏡頭,小南爸跟小南說他不能陪兒子去台北唸書,所以想讓烏龜代替他,看到烏龜,就像看到老爸...於是,我透過螢幕,好像重溫了一些經歷過的記憶(PS:開拍第二天,越來越捨不得喊cut了)

聽見愛 9-10集


 第9堂 進一步的互動

生活環境等的因素,
令不少孩童無法讀書。
也許你並不知道。
作為地球村的一份子,
我們可以盡我們所能去幫助他們。

聽見愛第9集
每日一句:
我們做老師的,需要的就是:熱情!熱情!熱情!!

第10堂 秘密約會

有一句老話:"失敗乃成功之母"
然而值得學習的是那股毅力
條條大路,並不一定都是直的
有了那堅持不懈的精神
以後我們再回頭去望那些曲折
會覺得一切都是值得並會去感恩那些曲折

聽見愛第10集
每日一句:
沒有人會一輩子不順利的,不要輕易跟命運低頭。

超完美家庭心得分享


前言
這部影片探討的是天主教...
然而在台灣的社會領域理好像什麼宗教的家庭都有雷同的困擾


看完**超完美家庭**的心得

我發現這部片子最應該看的人是執著於宗教信仰
重視志業不重視家業的人都應該要看一看這部片子所要表達的內容

一個對宗教付出很多
可是在宗教領域裡與教友對談到家庭互動這一塊卻是謊話連篇

家人只要發生什麼事還動不動都說是神的旨意
平常很少關心家裡的成員
就知道要以宗教的教條來管家人

因此最後變成一個個都選擇離她而去
還好他知道要去找人了解自己錯在哪裡

然後自己也發現其時她本身也犯了教條
憑什麼要要求家人做到最完美...........................

導演給她一個完美得結局
就是全家都坦承有錯
靜心下來和家人一個個互相溝通
接納家人的行為
不再用教條要求家人
讓家人能自由發揮

真正完美的家庭
我的看法是
做錯要承認.
家人之間要互信互愛
最重要的是要懂得把自己的難題拿出來與家人溝通
而不是各玩各的互相批評..........................

以下是網友的分享





導演: Anne Renton
編劇: Paula Goldberg
Claire V. Riley
演員: 艾蜜莉黛絲彩能  傑森裡特  凱瑟琳透娜 李察張伯倫

劇情簡介

一個母親將在教會獲頒一項最高榮譽獎項,於是她必須讓自己的家庭表現得像一個完美家庭,然而這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艾琳是位虔誠的天主教徒,即將獲頒教會給予的最高榮譽—「年度模範天主教女性」。艾琳必須接受教會的家庭訪問,才能確保獲獎資格。

面對與妻子分居、成天與小三膩在一起的兒子、懷有身孕又即將與女友結婚的同性戀女兒、以及有酗酒習慣的丈夫,艾琳要如何維護完美家庭的形象?信仰與家人之間又應該如何選擇?艾琳更必須面對的,其實是另一個自己心中埋藏了十幾年的祕密……


轉載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oCJabxe6zg

步入中年之後的凱薩琳透納,開始致力於獨立製片的演出。
她臉上略帶剛毅的線條,為她開闢了另一條戲路──嚴厲的媽媽;換句話說,如果傳統倫理是「父嚴母慈」,凱薩琳透納建立了另一種「反傳統」的母親形象。

在蘇菲亞科波拉(Sofia Coppola)第一部作品《死亡日記》(The Virgin Suicides)中,她飾演一個過度保護女兒們的母親,無法接受女兒步入青春期後飽滿的性慾望,於是百般壓抑,最後她們一個個自殺死掉。

而我最愛的角色,則是她在美國另類教父John Water的《瘋狂殺手俏媽咪》(Serial Mom)中的演出,她仍然扮演一個保護家庭的母親,不過她的方式卻是殺掉任何有可能傷害她家庭的人。

這種超猛的媽媽形象,繼續延伸到她的新作品《超完美家庭》(The Perfect Family)。

她在片中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教會提名她為「年度模範天主教女性」候選人。雖然她那麼努力禱告,奉獻教會,但是她的家庭卻一點也無法符合傳統天主教教義中理想家庭的要求。

於是,在對家庭的愛和對教會的愛之間,她非常困擾,因為她必須讓教會相信,她也有個理想的天主教家庭。

但是她的家庭真的是那麼慘嗎?根本沒有!
她的女兒懷孕了,馬上就要跟女友結婚;

兒子雖然婚姻不美滿,已經分居(因為他當年被迫娶了被他播種而懷孕的女孩,兩人並不相愛),但是也有了漂亮的新女友;

她的老公曾經酗酒,可是現在是個粗勇又柔情的消防隊員。
這家庭可能有點另類,大家還是相親相愛,一點問題都沒有,但是在天主教教義的檢驗下,非一男一女的結合,違背結婚誓言的關係,還有喝酒……都是罪。

因此在保守的眼光之下,這是一個「功能失調」的家庭

這部片當然可以被解讀成一個不負責任的,消遣天主教刻板印象的電影,但是也可以被解讀成一個母親的奮鬥史。

這位母親和《為巴比祈禱》的母親非常不一樣。

巴比的母親除了神的語言之外,完全聽不到別的聲音,她愛神,卻不願意愛自己的親人;

凱薩琳透納飾演的這位母親雖然虔誠依舊,但是她願意為家人付出,為家人容忍。

對她來說,宗教必然重要,但是並不是她的一切。

中年的凱薩琳透納仍然是金髮碧眼,拖著有點胖胖的身材,在教會和自己的超猛另類家庭之間忙得團團轉,一邊應付教會,一邊和子女糾纏。

她不但精力充沛,更重要的是她有愛。

這個媽媽,真的好可愛好慈祥又好酷呢。

很好玩的是,片中飾演神父的男星李察張伯倫(Richard Chamberlain),曾經也是身材飽滿的俊美男優,1970年代他在《刺鳥》電視影集中飾演一個性感的神父,淋雨過後全裸擦拭著身體,一整個陽剛到不行。

而這部片中他幾乎穿上一模一樣的神父裝上陣演出,雖然年事已高,眼神當中的銳利英氣,仍然和當年那位猛男神父一樣。

導演選他來演神父,想必也是個小小的玩笑。

李察張伯倫走紅於六、七○年代,畢生一直過著同志生活,但是直到9年前才在他的自傳中正式出櫃。

這位胸毛濃密,英挺俊秀的男演員若是在今天,一定可以成為同志偶像的。                

2012年11月15日 星期四

叫我女王--影片故事介紹

這是一 部女人為生活奮鬥的血淚故事
本人願意分享是要鼓勵時下生活在困境的女性同胞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只要願意走出來
生活就算苦一點那只是一時的
總有重現光明的一天

人在逆境時千萬不要去管別人的眼光和閒言閒語
只要不偷不搶
為了家庭的生計
拼就是了      
女性朋友們加油                                                   安麗編撰                                                                                


以下簡介來自網友的分享
詹真昀導演的紀錄片《叫我女王》裡的中心人物林香琳(嘟嘟)在台灣還沒有鋼管秀時,就從電影裡的鋼管秀學到幾招。

人們只看到她在電子花車上的艷舞,有誰知道她練舞過程傷筋傷骨。

更少人曉得她還勒練英語、日語,用功程度不亞於學校學生。她的觀念尤其讓我感動。

她認為當今社會誰賺錢賺得多就不妨由誰去賺,不必拘泥非要男方養女方。

重要的是,丈夫把家、把小孩照顧得很好。跟看鋼管秀的客人之間,她也自有分寸。

夫妻間的彼此尊重,互相信任,她人在江湖,穿梭浮華依然自制。

本片回顧她的過去,她現在的丈夫丁宇陞的身世坎坷,也刻劃她現在的焦慮:兒子要怎樣跟別人講她的職業?

兒子從母姓,她比丈夫大10歲……反倒是丈夫瀟灑開朗:「這都是私人的事根本不必跟別人講。」何必煩惱呢?

本片還伴隨她瞻望將來,擔心兒子日後會不會讀書。

丈夫的回應更具啟發性:「兒子如果不會讀書你耽憂,兒子還是照樣不會讀書;倘若兒子會讀書,就算你不替他擔心,兒子還是會讀書。」

有些人總是把勞工階級或是艷歌裸舞族群當白痴,以為人家不用大腦,其實,本片的主角(以及她的年輕丈夫)才有智慧呢!

這對夫妻女方比男方年長,在主流保守社會脫穎而出,真正活出自我、真正超越偏見與歧視,而他倆更深諳彼此各方面互補的高明。

這是一部很動人的紀錄片,吳欣玫的攝影也很可喜。不僅是女性電影,甚至洋溢著一些女性主義光芒。

夢想美髮店的故事

這部紀錄片,內容在講述新移民女性嫁來台灣,但又要面對喪夫之後的處境,而她們展現出強韌的生命力。

我問英書:「後不後悔嫁到台灣來?」她肯定地回答我:「我很後悔,如果我知道我的命運是這樣,我就不會嫁過來。」

這些遠嫁到台灣的姐妹,她們正值花樣年華,想像著嫁到台灣來,會有比較好的物質生活,或許對娘家的經濟會有些幫助。等到真正成為「台灣媳婦」後,現實的生活考驗才要開始。

對我來說,這些姐妹們很勇敢、很認命,很認真地生活、工作。她們像是開在沙漠中的玫瑰,不管環境多險惡,她們硬是要開花。

拍這部紀錄片的想法很簡單,希望透過影片讓觀眾對這些姐妹多一些瞭解。台灣社會對待移民或移工,可以友善一點、關心一點;更重要的是,去除對他們的刻板印象及污名化。

導演:曾文珍



故事簡介


遠渡重洋來到台灣的外籍配偶姊妹們,夢想著可以在這裡找到一個安身立命的家,但潛藏在台灣社會內部的歧視,仍然是壓在姊妹們心中的一塊大石,阻礙她們的發展。曾以紀錄片《春天-許金玉的故事》獲得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大獎的導演曾文珍,以外配姊妹在台打拚為主題,拍攝紀錄片《夢想美髮店》,期待透過紀錄片的呈現,讓更多人發現這群隱身在台灣各處努力生活的堅強女性。


3年前,曾文珍在報紙上看到雲林縣社會關懷協會舉辦的美容美髮課程相關報導,描述這群姊妹夢想在台灣開一間美容美髮店,有穩定收入後可以將孩子養大,備受感動的曾文珍,決定拍攝關於外配姐妹紀錄片,歷時2年,深入瞭解這些外配姊妹在生活、政策與教養子女上遭遇的困境。


曾文珍表示,即便目前相關政策已經改善許多,但台灣對於外配姊妹的歧視一直都存在,「我身邊的朋友曾告訴我,他們擔心以後新台灣之子數量過多,將會拉低台灣競爭力,聽到這些話讓我很難過,因為這些姊妹,不論在生活或就業上,都相當努力。」曾文珍說,她們的努力其實值得獲得更多尊敬,因此透過影片,希望讓更多人瞭解這些外配姊妹,並且在影片中加入一些「願景」,期待台灣未來能夠走向真正的多元自由。


影片以3名女性為主角,分別是來自越南的阮氏英書、大陸籍的小玫和印尼的麗娜,其中英書與麗娜都因為丈夫身亡而成了單親媽媽,現在獨自在台灣打拚,努力把孩子養大。


「小孩出生剛滿月,丈夫就去世了,當時小叔跑來跟我說,我沒有身份證,不能留在台灣。」英書說,本來自己想把小孩帶回越南養大,但婆家不同意,因此她選擇留在台灣。但一個單親媽媽獨立生活大不易,為了獲得一技之長,英書參與了美容美髮課程。


英書的母親過去也從事美容行業,父親則是木工,她的老家在越南的同塔省,是越南最多女性嫁來台灣的地方,老家的房子是一幢簡陋的茅草屋,沒有自來水,也沒有衛浴設備。雖然是為了改善家庭經濟狀況才遠嫁來台,但在結婚後,家庭成為她最大的責任。即使丈夫過世,她仍一肩扛起持家重任,一邊工作一邊帶孩子。


由於婆家並沒有給予太多生活上的支援,英書必須在工作之餘,自己教導小孩的學業。「有時候聯絡簿上老師寫的東西我看不懂,也得請朋友或同事唸給我聽。」英書說,教養上的挫折,曾讓她一度想回越南,畢竟在越南能讀能寫,有辦法與小孩和學校溝通,在台灣,卻有著語言上的重重阻礙,「但小孩已經習慣台灣的生活,不願意回越南,所以還是留下來。」


工作壓力、小孩教養等問題,讓曾文珍在拍攝紀錄片的過程中,就曾目睹好幾次親子間的衝突,她表示,由於英書等人是單親家庭,這些問題在他們身上更顯嚴重,而缺少親戚支持,也讓這些單親媽媽更顯孤立無援。雖然喜歡美容美髮的工作,但因為工作時間與薪資等問題,英書只能放棄,另外找了一份紙箱工廠的工作來維持生活。


而從婆家對待外配姊妹態度,也能感受到深藏在社會中的歧視,曾文珍認為,因為台灣社會仍把外配姊妹視為來台撈錢、是婆家用錢買來的「商品」,因此當丈夫過世後,婆家不太給予支持,姊妹只能靠自己,但另一方面,婆家仍會限制外配姊妹去追尋自己的幸福,給予姊妹心理上許多壓力。


為了把孩子養大,外配姊妹省吃儉用,曾文珍說,拍攝期間讓她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麗娜告訴她自己的財務規劃內容,「麗娜說她每天存100元給房東、35元給小孩當學費、35元給小孩辦保險…。」曾文珍說,當時我心裡想「天啊,100元我們在台北一杯咖啡就沒了」但麗娜每天想著錢該怎麼用、用在哪些地方,小心翼翼的規劃自己的生活。「從她們身上,我看他們如此認真生活的態度,其實是值得更多尊敬。」


雖然嫁來台灣好幾年,但英書仍未拿到身份證,因為財力證明這關始終無法打通,目前雖已拿到「準歸化」證明,但能否順利獲得身份證,還是未知數。由於沒有單一窗口為外配姊妹處理身份證等相關申請,結果外配姊妹只能跑遍各單位,努力補齊政府要求的各種文件。「加上語言的問題,許多時候承辦人員說的東西,她們不一定能瞭解,所以遇上問題,就得卡上好一陣。」



曾文珍表示,從政策面也可發現,台灣的人權其實是有選擇性的,這些沒有選票的外配姊妹的需求,根本沒有政治人物會看見,而媒體在報導與外配姊妹相關的議題時,也往往缺乏討論事件背後的成因。「因此我希望透過紀錄片,讓更多人理解這些姊妹的生活。我也期待或許十幾二十年後,台灣將會出現新台灣之子的政治人物,那時,台灣才真的是一個自由民主的地方。」 

試映會上,除了有英書與小玫到場感謝曾文珍說出他們心中想講的話,主辦單位公共電視也邀請許多外配姊妹一同觀賞,放映結束後,許多姊妹頻頻拭淚,對主角在台生活的辛苦感同身受。紀錄片《夢想美髮店》在2011年9月13日晚間10點於公共電視「紀錄觀點」首播。



「夢想美髮店」2011.11.5  敦南誠品---心得分享
    
    沒有鋪陳矯情的橋段,沒有刻意套好的對白,鏡頭前只有外籍配偶帶著異國腔調,娓娓訴說在台灣生活的過程,體會更是深入人心。

    電影中戲份最重的阮式英書與林麗娜都是外籍配偶,為了改善家裡的經濟問題選擇嫁來台灣,丈夫卻不幸過世,從此她們要獨立撫養小孩,一肩挑起經濟重擔。

   麗娜目前在台灣開設一間小小的雜貨店,每天的願望就是希望攤子生意好一點,能多賺個壹佰多元為孩子存教育費、保險費。英書相較之下問題更多,因為她還沒有辦到身份證…雖然在美髮店有工作,但因為喪偶且曾經回過越南的因素,依法制規定,戶政事務所要求英書提供越南才能申請的「良民證」及41萬多元的財力證明,這讓她合法成為台灣國民的路更顯遙遙無期。
    在此謝謝曾導演,她出資協助英書母子返回越南申辦良民證,並至同塔省實地拍攝英書的家。
    由衷希望,看完這部電影的朋友們,不是只想著「好可憐喔!」而已,英書與麗娜的故事只是台灣新住民問題的冰山一角,台灣人應該要正視新住民的問題,以友善的眼光看待這一群為生活努力的夥伴。而在位的政府,除了應即時改善對於外籍配偶過當的限制,不妨多透過NGO﹙非政府組織﹚,妥善進行新住民家庭的工作協助、語言訓練及其子女教育輔導,使順利融入台灣環境,共同創造多元價值。

很榮幸也參與了映後座談,曾導演說,她是先聽到朋友討論「台灣少子化」的問題,進而討論了外籍配偶對於下一代的教養問題,才開始引發後續拍攝想法的,本人是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雖然目前的學校並沒有來自新住民家庭的學生,但是我們依然在高年級的「社會課程」加入了「多元家庭」的討論,其中當然包含新住民家庭的介紹,此目的除了讓孩子們認識不同的家庭形態外,也期許他們能用同理心及包容心去接納各種不同的社會族群。

    在此也共勉班上有「新台灣之子」的老師們,這是台灣人口共同的現象,他們來自於相對弱勢的家庭,或許要花比較多的心力,也比較累。但這也是教育的使命,是天職。我們一起加油!

女藝革命 影片觀後心得

觀後心得

剛才去看了*女藝革命*這部片子
內容有許多女性藝術家為徵求女性一席之地而奮鬥的訪談

我看完影片之後覺得
身為女人想要被社會看中
必須要有跟男人一樣的實力

而不是靠裸露身體的呈現來引起社會大眾注意
更不應該靠性器官來引導人們注意
這樣反而會被瞧不起

藝術的觀感見仁見智
而存在的藝術價值該是一般人都能接受的

藝術它包含攝影.美術.雕塑.表演等等

坦白說太過於利用想像空間藝術呈現出來的作品
看懂的人是有限的

就像拍廣告..很多人利用為電影的手法呈現
有些人的作品從頭到尾連阿嬤都看得懂
有些人的作品看完還不知道是在介紹什麼...

這該說每個藝術家都有她要呈現的風格一樣

我很高興能免費觀賞許多不能公開的藝術品
並了解女性藝術家們為藝術的犧牲
他們只不夠要讓世人知道
藝術---女人也該有一席之地                          2012/11/16安麗編撰


******************************************************
40年中的決策,藝術家林恩Hershman利森的電影!


《女藝革命》(!Women Art Revolution: A Secret History)導演耗費40 餘年,收錄近百小時來自藝術家、歷史學家、美術館館長以及評論家的精採訪談,摘要女性在藝術領域上面臨的處境、待遇以及突破。這部紀錄片把藏身作品後的藝術家擺回藝術本身,以藝術革命過程突顯女性的人格藝術。

女性藝術革命

使用罕見的,以前看不到的畫面和藝術家,歷史學家,策展人和批評家的採訪,她講述了女藝術家和他們的戰略的政治自由表達和賦予婦女權力,創造跨文化的動態變化。


歷經四十年的拍攝過程,從闡述女性主義藝術運動與美國60 年代的反戰和人權運動的關係,解釋歷史事件如何激發首波對抗文化建制的女性主義行動,進而詳加記錄70 年代的女性藝術,有許多珍貴親密的訪談,其中包括知名女性藝術家茱蒂.芝加哥、米裡安.史查皮洛、瑞秋.羅森塔等。

隨著表現形式的翻轉,思想革命更在沸騰,性別種族階級的批判思維中以游擊女孩的藝術行動最具代表性,給予藝文父權官僚和腐敗一記當頭棒喝。

2012年11月14日 星期三

妹妹的守護者-影片心得分享


看完這部影片我必須呼籲所有的女性導演
當你們出外景時旁邊必須要有男性工作人員陪伴
更不能單獨一.二個女性出國

本片拍攝的導演金柏莉• 芭蒂斯塔 Kimberly BAUTISTA 為了要拍這部片曾被恐嚇跟性侵

當我們遇到不平等待遇時
如果只是默默收拾殘局不敢出聲

那麼受害者將不是只有自己而已
或許哪天你周遭的親朋好友也會遇到
既然這樣何不勇敢的站出來
讓傷害到此為止不要繼續發生

劇中的主角很窮和妹妹都是單親媽媽
自己和妹妹一共有8個小孩

有一天妹妹被殺害了
她為了要還給妹妹一個公道
一方面要照顧老母親和8個小孩
一方面要獨自面對司法聚理力爭

最後她受到相關單位的協助
經過3年的努力
讓殺人的人繩之以法

伸張正義沒有窮富之分也沒有身分地位的差別
台灣現在有許多的管道都可以協助
請點進去看就能了解
http://www.cvpa.org.tw/html/?main=5&content=6


                                                             2012/11/15安麗編撰

************************************************************************

從電影看政治政治的核心,是治理與管理,是其中的資源分配和權力關係。

當既存的政治現實有違公平正義,關注階級的宰治,反思法律和公權力,把守自身的話語權和詮釋權,將會是帶來改變的必經過程。

以紀錄片作為緊密扣合社會運動的啟動正義發聲管道,《妹妹的守護者》成就了一種強而有力的自我維權/奮身表達。

每天太陽在世界各地升起又落下,瓜地馬拉的女性卻在極端惡劣的司法環境中惶恐不安地面對生活。

二十七歲的Adela,一日外出工作便再也沒能回家,她被前任男友毆打到面目全非後被棄置在路邊,目擊者發現時早已氣絕身亡。

這樣的故事在瓜地馬拉並不罕見,過去的十年間,共有將近6000位婦女遭到謀殺,但只有大約120位犯行者有受到應得的法律制裁。

從這起姊妹遭殺害而兇手未被正法的懸案開始,《妹妹的守護者》透過細緻的起承轉合編排,一方面製造了引人入勝的真相探詢氛圍,另一方面更藉由探索真相的過程深入探討了瓜地馬拉在地問題的諸多面向。

本紀錄片團隊更用自身的行動證明,面對任何暴力的受害者不但有能力自我療癒,更可以運用自己的力量來突圍反制。





二十七歲的艾黛拉,有一天出門工作後,就再也沒能回家,她被前任男友毆打到面目全非後被棄置在路邊,目擊者發現時早已失去了生命跡象。這樣的故事在瓜地馬拉並不罕見,過去十年間,共有將近6000 位婦女遭到謀殺,但只有大約120 位犯行者受到應有的法律制裁。

為了還給妹妹一個公道,艾黛拉的姊姊蕾貝卡槓上了瓜地馬拉已然腐敗的司法正義...

資料來源http://wmwff.pixnet.net/blog/post/46983206-%E3%80%90%E5%A5%B3%E5%BD%B1%E8%AB%96%E5%A3%87%E3%80%91%E5%BE%9E%E9%9B%BB%E5%BD%B1%E7%9C%8B%E6%94%BF%E6%B2%BB%EF%BC%9A%E3%80%8A%E5%A6%B9%E5%A6%B9%E7%9A%84%E5%AE%88%E8%AD%B7%E8%80%85

生日


2009/02/16
生日這一天(國曆的生日)

翻開日曆

農曆 國曆的生日 今年剛好差幾天

原想邀兒子們聚一聚

因為老三國曆生日只差我幾天

忙著忙著 生日的這一天

忘的一乾二淨

吃完晚餐

騎幾車到全聯福利中心

買了些日用品

心想買銅鑼燒鬆餠粉回來做蛋糕

當早餐

曾經做過 評價還不錯

回到家 正當思考 做何口味

忽聽外面有老大的車聲

老大的女友

該說是媳婦

捧著一個蛋糕要來慶祝生日

是啊

我忙的都給忘了

馬上叫老三下樓一起慶祝

雖然沒有熱鬧的場景

但畢竟是兒子 媳婦的心意

雖然沒有住 一起

但小小細節確有注意到

不管是否有人提醒

偶而的陪伴爬山

看出他們愛的給予

雖然不善表現

但我感受到了

畢竟他們是記得的


2012年11月13日 星期二

仲夏夜府城


廖士涵導演想說的話
每個人一生當中一定都會有一些夢寐以求的片刻,開拍第一天,我非常緊張的坐在螢幕前,彷彿似曾相識...這一天足足拍了將近20個小時,而第一天的第一個鏡頭,也成了仲夏夜府城的最後一個鏡頭。

我很喜歡這張照片,很貼切地講出仲夏夜府城的創作緣起~
緣起。

『我期待,這部作品會是一段省思與自我成長的對話』
十年前,當我還背負著親友期待,一個人在台北唸書的時候,忽然有天半夜接到父親病危的電話,記憶中,聆聽電話的我沒什麼表情,打電話來的是我小弟,他的語氣十分鎮靜,或許是這個原因,讓我在乍聽的同時壓抑住隱藏在內心的情感,等到坐上火車南下,那從小到大與父親相處的記憶才猶如書面翻頁般地快速轉入…

記憶中,父親是個嚴肅、不喜歡跟家人互動的大人,唯一讓他可以解放自我的時刻卻總是在他酒酣耳熱之際,他會在大家毫無防備的情形下突然展現他的『熱情』,但是,當下那些多餘的親密行為卻往往招來反感,尤有甚者,有時會在我書讀到一半的時候,或甚至已經熟睡之際,父親總會帶著酒氣,以一種淘氣般的姿態希望你能陪他好好聊上一晚,可想而知,當時的我,心裡藏有多少不悅及無奈!

後來父親走了,為了持續在創作這條路上堅持下去,每次當我回到台南,我就會在父親的牌位前跟他說當下的工作狀態,雖然影視創作多的是一些非專業人士難以理解的過程,有些話甚至自己聽來都不成句,但那種與天上父親分享的私密心情卻讓我聯想到當時酒醉的他與我獨處時的滔滔大論,於是,我有了創作此案的念頭!

發想初期,由於內容尚未具體,讓我有更多時間回到台南蒐集資料,才發現這個從小生長到大的故鄉竟然會如此陌生。所以,我設計了一個即將北上唸書的少年,小南,在前往台北唸書的最後一晚,遇上酒醉父親口中胡言亂語說出的傳說,再與台南特有的城市風貌結合,希望製造出帶點魔幻色彩卻又能發人深省的故事題材!

我常會想起進這一行時,前輩們常說過的話,他們說,畫面會說話,會讓你哭、會讓你笑,這一個鏡頭,小南爸跟小南說他不能陪兒子去台北唸書,所以想讓烏龜代替他,看到烏龜,就像看到老爸...於是,我透過螢幕,好像重溫了一些經歷過的記憶(PS:開拍第二天,越來越捨不得喊cut了)


導演媽媽Anlith  cheng說

沒人在家時看完這篇我的淚水直流
是回憶是感動也是喜悅 
不知道是哪一種情緒的起伏 
反正我就是莫名其妙的給它大哭一場 

哭完了感覺好舒服 
好有成就感 
雖然成就在於孩子各自的努力 
然而我卻自傲孩子們小時候的家教是成功的

我的三個小孩都非常棒
士涵是唯一上大學離鄉背井的小孩
我曾因為思念而躲起來哭泣..
士涵父親常安慰我
後來漸漸習慣了...


看見士涵能獨力半工半讀完成學業

看見士涵被學校的師生們呵護著

看見士涵被資深導演.劇組和演員的愛護

更看見雁心與士涵同甘共苦.

好高興看到兩個人的成就...................



導演 廖士涵請點進去看更多這是網站

粉絲們期待你們的看後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