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原住民觀點電影,原住民編導、實力派演員共同演出
揭開『沙韻之鐘』神秘面紗,宜蘭縣南澳鄉歷史場景實地再現
簡介
泰雅族女導演,用自己部落的故事作發想,創造出屬於現代部落的清新、溫馨的劇情。影片以輕鬆的手法,營造當地寫實的部落氣氛,劇中部落當地演員的表現,清新自然,不再看到以往,刻板原住民影片中的沉重、悲哀。
影片可見現代年輕獵人縱橫山林與學校的精採生活,及外地劇組進到原住民部落碰撞出的火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detailpage&v=m-WIT_-Q_Xo
一個被遺忘的部落傳說,引起外地劇組的好奇。那是一段關於『莎韻』這個泰雅族女孩的故事,這個傳說被埋藏在六十幾年前的深山裡。
當年的族人,早已搬遷到山腳下,對以前部落的記憶不那麼清楚,對『莎韻』的事也各有說詞,就更加深了劇組對這個故事的好奇......
尤幹,一個又愛打獵又會踢球的部落高中生,始終搞不懂,一個早就被族人忘記的故事,為何讓外地劇組對部落那麼得好奇?但尤幹的阿公,是唯一看過『莎韻』的老人家,他手中握著那張莎韻的照片,始終不肯交給劇組。照片似乎對阿公,有什麼特殊的意義?
⋯⋯尤幹一直想帶阿公回老部落,因為那是阿公的心願,但那是一段遙遠的路程。根本沒人知道,回山上的路怎麼走,只有阿公還記得。
瞞著家人,尤幹偷偷帶阿公上山,劇組企畫小茹也跟著去。
於是隨著老人的腳步,展開了一段深山的驚險歷程,也解開了劇組對深藏在山裡幾十年的秘密....
******************************************************
莎韻之鐘,或譯莎鴛之鐘、莎勇之鐘;該故事發生於1938年台灣日治時期的台北州蘇澳郡蕃地リヨヘン社(今宜蘭縣南澳鄉金岳村、澳花村、寒溪村等村利有亨部落),一名泰雅族少女沙韻‧哈勇(サヨン,sayon)因協助日籍教師搬運行李,不幸失足溺水。而台灣總督為了褒揚其義行,頒贈予當地的紀念桃形銅鐘,該鐘即稱莎韻之鐘。
本僅為短短一則地方新聞的泰雅族少女溺水意外,經刻意報導後,被台灣總督府用來宣揚理蕃政策的成功,並與國歌少年雙雙成為皇民化政策的宣傳樣本。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日軍於兵源不足下,開始徵召各地日本青年,組織持續進犯中國的軍隊。在被日本統治的台灣方面,首波被徵召對象,除了駐守台灣的台灣軍之外,就是為數頗眾的駐台警察。而這些於各地擔任警察任務的日籍青年,一旦接到徵召令,就必須馬上離職出征,開赴以中國華北為主的中日戰爭戰場。
1938年(昭和十三年)9月,一名於該台灣原住民村落內南澳蕃童教育所從事教職的警手[2]田北正記,接到了由台灣總督府發佈的從軍徵召令,並立即依法離職前往中國戰場。因南澳一地位於台灣宜蘭山區,教育所教師田北正記特商請[3][4]莎韻(泰雅語:Sayun Hayun 日語:サヨン)協助搬運行李。
9月27日,兩人在行經宜蘭山區途中,不但遇到颱風,還在過渡武塔南溪時,碰到溪水暴漲。在天候惡劣下,田北正記雖順利離開宜蘭,但是同行的泰雅族17歲少女莎韻卻在暴風雨中不幸於南溪便橋上,失足落水失蹤。經當地警所營救後,除了發現所背負行李外,並無莎韻任何行蹤。
12月6日,台北州知事藤田傊治郎,於巡視泰雅族部落時,聽聞此事,特地前往莎韻墓地祭祀致意。除了慰勉家屬、公開讚賞莎韻之「進誠奉公」精神,特地還做了一首詩。不但要求所屬為之宣傳,也向台灣總督府報告。至此,莎韻事蹟引起多數官員重視。
翌年的1939年,《台灣愛國婦人新報》元月號刊出一則報導:《番界銃後哀話-乙女サヨンの死》。該長文詳細報導霧社事件後,泰雅族利有亨社被強迫遷移至南澳後的皇民化現況,並以莎韻、田北正記師生情誼為報導主軸,除了讚賞莎韻「為國捐軀」外,也報導了藤田知事贈詩經過。
1941年2月20日,由全台高砂族青年代表領銜演出的「皇軍慰問學藝會」於台北公會堂演出,其中以藤田知事詩文為藍圖的「サヨン少女を思ふ」歌曲為最受矚目的表演項目。由莎韻之同學ナミナ以泰雅語及日文演唱的女聲[5]獨唱,因曲調優美,歌詞感人,獲得了現場一致讚賞,而這裡面還包括台下觀眾之一,台灣總督長谷川清。在特地深入瞭解故事來龍去脈後,長谷川總督決定表揚此少女,並以此做為皇民化教育的宣導教材。
1941年4月14日,長谷川總督於總督府親自接近莎韻家屬與少女青年團團員,並頒贈一座刻有「愛國乙女サヨンの鐘」(愛國少女莎韻之鐘)字樣的銅鐘給相關人員,而至此,「莎韻之鐘」一詞成為台日兩地爭相報導的新聞報導。
1943年,因大戰爆發,殖民當局為強化原住民地域認同感,將利有亨(日語:リヨヘン)地名改為和風地名「鐘ヶ丘」,即取自莎韻之鐘之典故[6]。
因為正值中日戰爭戰事膠著,莎韻之鐘故事成為日本軍國政府宣導的利器,不但台灣日本兩地新聞廣播媒體爭相報導,也介紹莎韻遇難事件的詳細經過。不但如此,總督府開始舉辦一系列相關紀念宣傳活動,如立碑[7]、畫像、話劇、演唱、作曲。
其中,「佳話サヨンの鐘」(佳話莎韻之鐘)的活動紙劇(紙芝居)與「サヨンの鐘」(莎韻之鐘)歌曲為此系列裡面,較受矚目兩項活動。其中,原唱為40年代日本名歌星渡邊はま子的流行歌曲《莎韻之鐘》,該歌曲發行不久後,即風靡港、台、日、滬等地。後來,更被翻唱為國語歌曲《月光小夜曲》和粵語歌曲《每當變幻時》。事實上,霧社事件罹難之日本警官遺族,也是40年代日本知名歌手佐塚佐和子,也曾在1941年-1945年年間台灣巡迴演唱《莎韻之鐘》。
1941年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為了落實皇民化教育,除了要求知名台灣作家吳漫沙為莎韻立傳外,台灣總督府還特別出資委請民間電影業者拍攝電影《莎韻之鐘》[8]。由李香蘭主演的該電影,於1942年正式於台灣中部的霧社開拍,並於翌年於台、日、華北、上海、滿洲等地上映。而李香蘭除了主演該《莎韻之鐘》電影外,也演唱電影主題曲《莎韻之歌》而稍早之流行歌曲「莎韻之鐘」僅為該電影的插曲。
1945年-1980年代間,因為台灣戒嚴,台日斷交等因素,莎韻之鐘故事鮮少人提及,直至2000年之後,該事蹟才再被流傳,亦有不少相關活動。例如:2004年10月份於桃園龜山、南投水裡、雲林莿桐;由臺灣文建會主辦,臺北愛樂文教基金會承辦,臺灣原住民原緣文化藝術團負責演出之原住民歌舞劇〈莎韻的故事〉[9]。[10]
除此,2007年11月23日至24日國立臺北教育大學亦於宜蘭南澳舉辦名稱為「臺灣的歷史記憶-莎韻之鐘殖民地文化的國際學術會議。會議中,不少臺、日、中、韓學者及事件見證人應邀參加。
2011年8月10日,業餘登山家林克孝因為尋找莎韻之路而失足身故於南澳束穗山中,亦重新讓台灣探討起該事蹟,甚至有人仿原曲填詞悼念他於網路上。
轉載自
http://zh.wikipedia.org/zh-tw/%E8%8E%8E%E9%9F%BB%E4%B9%8B%E9%90%9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