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7日 星期四

台南府城縣市地名的由來

赤崁樓的小瀑布

台南市各區地名由來

昔日為西拉雅(Siraya)平埔族社名,稱「赤崁」(saccam)或「大員」「大窩灣」(Tayouan),嗣於 荷據時期形成「普魯民遮街」(providentia)。光緒十年(1884)劉銘傳至臺,始稱今之台南市日臺南,光緒十三年臺灣建省,改原臺灣府為臺南 府,日據後,光緒三十七年紿稱台南街,宣統元年改稱台南市。此後沿用至今,蓋在台灣南部之市街故名。

1 中區
本區位於本市之中央,故命名為中區。

2 東區
本區位於本市的東南方,在日治時期,本區純位於本市的東部,故命名為東區,後來於民國35年將安順庄(今安南區)併入本市後,使本區位置趨於東南,但仍命名為東區。

3 西區
本區因位於本市的西邊,故命名為西區。

4 南區
本區因位於本市的南端,故命名為南區。

5 北區
本區位於台南府城的北邊,古廟甚多,極具歷史風味。

6 安平區
「安 平」一名之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指鄭成功在登陸此地打敗荷蘭人之後,懷念其泉州府晉江縣安平鎮的故居,乃將此地的原名「一鯤身」改名為「安平」(花 松村,1996)。另一種說法是指本地往昔為台灣南方的第一良港,船舶出入甚為平穩安定,故稱「安平」(安倍明義,1996)。

7 安南區
本區原屬於台南縣之安順鄉,民國35年奉令劃歸台南市管轄,為紀念從台南縣安順鄉劃分歸入台南市,乃取安順鄉之「安」字及台南市之「南」字,合併命名本區為「安南區」。

※上述資料來源:花松村編纂(1996),台灣鄉土全誌第四冊,台北:中一出版社。


台南縣各鄉鎮地名之由來

1 新營 地名由來於明鄭時期在此設鎮屯田。初期因有屯辦何積善等人在鹽水鎮之舊營里屯墾稱為『舊營』,故與之對稱為『新營』。

2 鹽水
地名以前叫做鹽水港,在明鄭時期稱為奎庄。在清雍正九年闢為島內貿易港。潮滿海水可及,故與稍北的淡水港對稱為鹽水港。因為以前港道環繞街區,形成彎曲狀,有如半月,所以鹽水港又稱為『月津港』或月港。

3 白河
白 河街區舊稱為店仔口街,因為白水溪穿流於石灰岩山區,水色白濁,所以改稱為白河街。 白河舊名「店仔口」,由來是在清乾隆年間,白河是往當時已非常繁榮的商業中心『下茄苳』的必經之路,因此有一吳姓的異鄉人於現在市場的十字路口結廬賣涼水 茶點,提供行人休憩場所。店仔口指的就是草廬的門口。後來改稱「白河」的理由是地方人士以「店仔口」不雅,而境內有白水溪從東繞南而西,環村而流,乃以 「白河」為名。光復後改為「白河鎮」。(臺南縣鄉土教材,民84,臺南縣政府 出版)

4 柳營
地名由來有二說:
1.柳營舊稱為查畝營(台語),即明鄭時期女宿鎮的屯田之地。今柳營之名,應起自明鄭陸軍鎮名柳宿鎮,柳宿鎮可能與女宿鎮毗鄰而屯,故名。
2.柳營昔稱「查畝營」,即勘查田畝之營部。「查畝營」的地名沿用至民國九年(日據大正九年)。後因本地居民以劉姓居多,劉、柳同音,乃改名為「柳營庄」,光復後改設「柳營鄉」。(臺南縣鄉土教材,民84,臺南縣政府 出版)

5 後壁
後壁舊名為後壁寮,意思就是在後方的寮舍。

6 東山
東山從前是平埔族洪雅族哆囉嘓社所在地,後來漢人漸增,開墾於此,形成哆囉嘓庄。後來改稱番社街,光復後又鑑於其名不雅,因其在新營東方之山區,所以改稱為東山。

7 麻豆
此地以前是平埔族西拉雅族麻豆社址,是台南市附近四大平埔族社之一。

8 下營
下營地方是明鄭時期設鎮屯田之地的舊名,依據屯營之相關位置,所以有頂、中、下之別。

9 六甲
地名之由來,相傳為鄭成功參軍陳永華駐軍在此開墾荒地,最初依據開墾面積取名有二甲、六甲、七甲等村。六甲位居中心,故取名為「六甲鄉」。 (臺南縣鄉土教材,民84,臺南縣政府 出版)

10 官田
官田舊稱為官佃,是荷據時期王田之所在地,到了明鄭時期改為官田,招募移民來墾,耕者為官佃,民國九年改為今稱,沿用至今。

11 大內
鄉 名取自大內村的舊稱大內,以前移民先建北方一小庄稱頂庄,東南方為內庄,因為此地在內方庄,所以得名。 三百餘年前,楊氏兩兄弟由漳州府龍溪縣遷來。長兄名楊內,住在「內庄」。弟弟名楊石,住於「石仔瀨」,總稱為「內庄」。光復後改為大內鄉。(臺南縣鄉土教 材,民84,臺南縣政府 出版)

12 佳里
佳里原為平埔族西拉雅族蕭壟社之社域,民國九年取境內地名佳里興之佳里,改舊稱蕭壟庄為佳里街,光復後沿襲為鄉名。

13 學甲
學甲即平埔族西拉雅族番社之譯音地名,有一說為學甲即史椰甲社。

14 西港
地名由來有二說: ¬ 此地東方約三公里處,有直加弄港(今安定),因相對位置關係,本地乃取名「西港仔」­ 此地昔日大部均屬海埔,西港是濱臨汊港,因位於後營之西,故稱之。(臺南縣鄉土教材,民84,臺南縣政府 出版)

15 七股
地名由來有二說:
1.七股原稱為七股寮,清道光年間有十六股首招佃開墾此地。七股寮即當時由七股首招來的佃戶所築茅寮的地方,後來發展為村莊。
2.據傳此地形成海埔新生地後,有從福建省來台的七名移民,他們連袂前來共同墾殖一魚場,名曰「七股塭」,此後就一直沿稱「七股」。(臺南縣鄉土教材,民84,臺南縣政府 出版)

16 將軍
清康熙二十二年,施琅將軍平台有功,清廷將本鄉內的荒埔地,賜予施琅為世襲之業地,所以得稱。

17 北門
北門舊名北門嶼,此地以前是倒風港大潟湖內一濱外沙洲,因其在北方倒風港門戶處之沙洲,所以得名。另有二說為: ¬ 它位居臺灣府北方而得名。­ 它與青峰闕北方出入口有關。(臺南縣鄉土教材,民84,臺南縣政府 出版)

18 新化
新 化舊名大目降,是西拉雅平埔族(SIRAYA)的古地名,為平埔族大目降社聚居之地。明永曆十五年(西元一六六二年),鄭成功討平大目降社,且將本地規劃 為承天府所管轄之新化里,其含意就是取「新歸化之番社」。清朝時設大目降庄,後來漢人移入,日趨繁榮,就改名稱為「大穆降街」。日本統治台灣時,改名為 「大目降街」。民國九年,地方制度修改,大目降街改為新化街,是新化郡行政所在地。光復後正式定名為新化鎮。 (臺南縣鄉土教材,民84,臺南縣政府 出版)

19 善化
由於明鄭時期,本地是屬於『善化里西堡』,民國九年時,將舊稱『灣裡』改為『善化』。『灣裡』是從本地西拉雅族目加溜灣社沿用而來的。

20 新市 地名由來有二說:
1.相傳十七世紀荷蘭人佔據台南安平時,將原居住於該地之西拉雅族人,遷移創建之新社址。
2.相傳三百年前,山內方面的居民,運搬產物往台南府販賣,常在此地樹下休息,苦於無處購買食物果腹,乃鼓勵新港住民(即新和村、社內村)到此地零售食物,以便利往來商客,而後漸漸聚集成一條小街市頭,因此稱之為「新市」。(臺南縣鄉土教材,民84,臺南縣政府 出版)

21 安定
本地原稱為『直加弄』,這是譯自當地西拉雅族目加溜灣社之屬社的社名。民國九年時,依據本地在清代時,屬於『安定東里』,便改稱為『安定』。

22 山上
山上舊稱為『山子頂』,係因本鄉屬於丘陵地形,境內分佈著許多的小山丘,聚落多建立在小山丘上,故稱為『山仔頂』,後來則改稱為同義的『山上』。

23 玉井
玉井在荷蘭占領及清代稱「大武瓏」,是曹族四社熟番-醮吧年社、芒子芒社、宵里社及今楠西鄉的茄拔社等原住民所住。民國九年才以「醮吧年」Tapani的日語近似音「玉井」(日語Tamai)來稱呼本鄉,而沿用至現在。 (臺南縣鄉土教材,民84,臺南縣政府 出版)

24 楠西
本地舊稱為『茄拔』,這是出自阿里山四社群中『茄拔』社之社名,後來則改稱為『楠西』,這是因為本地在清代時是屬於『楠梓仙溪西里』,後來便將其簡寫成『楠西』,而成為本地之地名。

25南化
本地舊稱為『南庄』,民國九年時,乃取南庄之『南』與其所隸屬『內新化南里』之『化』,拼成『南化』。而『南庄』則是相對於對岸的北寮,位於北寮南方之村落,即稱為『南庄』。

26 左鎮
『左鎮』地名之由來,是因為明鄭時期,設侍衙駐兵於轄內之左隅,故稱「左鎮」。(臺南縣鄉土教材,民84,臺南縣政府 出版)

27 仁德
仁德舊稱為『土庫』,係指以竹子編成並塗上泥土的庫倉,這種庫倉是用來儲藏穀子的,由於本地有許多土庫,故有此稱。民國九年時,改以明鄭時期本地所設之『仁德里』為名而改為『仁德』。

28 歸仁
本地舊稱紅瓦厝,乃是鄉民多以紅瓦覆屋頂而得名。明鄭時期,因鄭氏勸導歸化,並設歸仁里。光復後改為「歸仁鄉」。 (臺南縣鄉土教材,民84,臺南縣政府 出版)

29 關廟
此地原名「香洋」,因種植香洋得名。後因境內關廟村20號之山西堂,奉祀關聖帝君,故命名為「關廟」 (臺南縣鄉土教材,民84,臺南縣政府 出版)

30 龍崎
本鄉名稱由來是在民國九年時,從鄉內的龍船(龍船村)及崎頂(崎頂村)兩地名中,各取一字併成庄名,光復後沿用至今。

31 永康
永 康舊稱為埔姜頭,因為以前此地未開墾時,為埔姜樹蔓生之荒埔,所以得名。明鄭成功時為部將林、黃等員駐屯之地,稱「永康里」。日據時地名大改革,乃以明鄭 時期本地隸屬「永康里」,改稱「永康庄」。光復後改庄為鄉,民國八十一年改制為永康市。 (臺南縣鄉土教材,民84,臺南縣政府 出版)

仲夏夜府城古蹟--風神廟


風神廟在台南市中西區民權路三段143巷8號
晚上沒開
利用早上沒有人時去拍的
在廟中有一「和以被物」匾,是在日治時期由信徒捐贈的文物。
廟裡還有祭祀著雷公與電母

風神廟是位於台南市中西區的三級古蹟,是全臺灣唯一一間主祀風神的廟宇,也是臺灣府城七寺八廟之一。在其對面有同為三級古蹟的接官亭。

該廟是在清乾隆四年(1739年),由臺灣道巡道鄂善所建立,就設在臺灣府大西門外面南河港的河道右側、安瀾橋的旁邊。當時的風神廟是一棟四進的建築,其第一進是大門,第二進是官廳,第三進便是風神殿,而第四進是大士殿。是在把原設在赤崁街大井頭的接官亭移到此處後興建,以保佑往來舟楫的行旅安全。

而在這之後臺灣府知府蔣允於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對風神廟進行了第一次的整修,而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時的知府 蔣元樞 則又再次進行整修。

這一次除了對原有建築整修之外蔣元樞還在廟的東側建置公館以讓來臺的官員暫居,並建設石坊以光大這座進出臺灣的門扉。

而在日治時期,由於日本在大正七年(1918年)進行的市區改正計畫,而導致原本廟後所有的殿舍以及旁邊的公館遭到拆毀。後來在大正十三年(1924年)時,當地的士紳集資在原第一進的官廳地點之上重建,將原本供奉在風神殿的神像移到其中供奉,而成今之風神廟。

而在那之後仍進行了幾次整修,目前最後一次是在民國八十一年(1992年)時進行。

現在的風神廟僅為一間三合院的格局,正殿寬三開間,並附有拜亭。

廟裡主祀風神,在其左邊原陪祀著知府蔣元樞,但神像已失竊;右邊則陪祀著佛祖。

部分資料參考---上課資訊..奇摩知識

相片乃安麗手機隨手拍如要延用請先告知

仲夏夜府城古蹟--接官亭

接官亭位在 台南市中西區民權路三段143巷8號 
全天開放
接官亭,顧名思義,就是迎送往來官員的場所。由於台灣地處偏遠,早期大陸官員來台,大都先由內陸抵廈門,渡過波濤洶湧的台灣海峽後,到達鹿耳門。在鹿耳門歇息片刻後,再渡台江,最後進南河港入府城。
最初,南河港尚通暢時,官員可以搭船直入城內的大井頭,直到大井頭淤淺,才西移至今西羅殿 附近的「鎮渡頭」,成為五條港的第1大渡口,地位十分重要。
為了祈求往返台海間舟楫平安,及正式迎送大陸來台官員,乾隆 4 年(1739),巡道鄂善在這渡頭上建「接官亭」。
初建時為 3 進堂屋,第 1 進是大門,第 2 進為接待官員設宴用的「官廳」,而官廳後的第 3 進就是「 風神廟」,專祀風神,以保佑官員渡海平安。
之後當地人又添建第 4 進大士殿,加祀觀音大士。乾隆42年,知府蔣元樞認為此渡頭是府城的出入門戶,應有宏偉的觀瞻,於是重修擴建官廳及風神廟堂,並在接官亭的左側購買民居充當公館,做為官員落腳休息、宴集等場所。
為方便登舟,蔣元樞又加建碼頭。並在碼頭邊立 1 座挺拔的接官亭石坊,以恭迎聖旨及來任官員,石坊左右並置做為鐘鼓樓的石亭,更添接官氣勢。
由蔣元樞「重修風神廟並建官廳、馬頭、石坊圖」,可清楚看見當年完整、浩大的接官亭規模:右側的西門,就是今天西羅殿所在地。
城門旁南河港蜿蜒流過,河上架的是有名的「安瀾橋」。想像當時官員乘著舟船,停靠在渡頭;岸上地方官員立於石坊前相迎,兩旁鐘鼓齊鳴,莊嚴而隆重。
官員上岸後,被迎入官廳並祭拜風神,最後,才入公館接受地方官熱忱的設宴款待。這種熱鬧風光的接官儀式,一直持續到台灣割日為止。
1918年,日人為闢今日的民權路,將官廳以後的各進建築悉數拆除,而原來廟堂的神像則移至官廳供奉。
1924年,當地居民依遺留的官廳規模重建風神廟,大約就是今天所見的模樣。如今河道已變道路,接官亭的宏偉建築只剩風神廟和接官亭石坊等。



接官亭,是位於台南市中西區的三級古蹟,是清朝時期台灣府城的門戶,現存有一石坊、石造鐘樓、石造鼓樓。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民權路三段143巷8號風神廟前
等級:國定三級古蹟
用途:用於接待來自大陸的官員

清乾隆四年:
興建接官亭,初建有三進,分別為大門、官廳、風神廟。

清乾隆四十二年:
台灣知府蔣元樞重修風神廟,又因接官亭地位為府城門戶,故又建立一石坊於風神廟前,以壯大聲勢。

日大正七年:
日本人為了拓寬府城時代大東大西門之間的道路(今民權路),將原官廳之後的建築拆除,原官廳則改作風神廟。

日大正十三年:
居民將此官廳重建風神廟。

民國84年:
古蹟修復,並拆除坊前民宅,重現坊前空曠風貌。修復石造鐘樓、新建石造鼓樓

位於台江內海到臺灣府城的第一站,清康熙末、雍正時代的大井頭附近的渡頭,因運河擱淺,西移到南河港安瀾橋附近,為鎮渡頭。




四柱三間二滴水牌坊,臺南風神廟接官亭
清乾隆42年(1777)臺灣知府蔣元樞所修建之牌坊,為四柱三間二滴水格局之牌坊.
二滴水指有二層屋簷.
四柱三間指四根柱子區劃出中,左,右三個穿流空間,每一根柱子前後均有夾柱石,強化其穩固性.



南面橫額題「鯤維永奠」,石柱上對聯「疊嶂重洋鞏內外千年鎖鑰,揆文奮武壯東南半壁金湯」。

北面橫額題「鰲柱擎天」,石柱上對聯「萬年聖烈奠南天牛女躔分舜野,一路福星迎北極風雲會際堯衢」。
兩幅對聯接皆出自蔣氏手筆。

資料來源  上課講義
相片由安麗手機隨手拍 如要延用請先告知

仲夏夜府城古蹟--兌悅門

本文相片是安麗手機隨手拍如要延用必須經過本人同意
石頭公在民國100年重建這是門上的骨董
這塊是兌悅門的古蹟
兌悅門位在 臺南市中西區文賢路、信義街口 
全天開放

兌悅門上可看到石頭公的廟


兌悅門的臺座用咾咕石為材料這是兌悅門的上面
從這裡爬可以到兌悅門上面

傳說中的石頭公廟改建時供奉在一旁的鐵皮屋




這塊看不大清楚的木材也是骨董


兌悅門是昔日台灣府城從小西門延伸到小北門之外城的三座城門之中唯一僅存者
,因位於正西方而以八卦中的「兌」為名,城門橫額提有兌悅門,兌者八卦方位之西方,已應此門為往西。
兌悅門今為國定古蹟,位於台南市中西區,昔日是五條港的新港墘港所在的地方。
這座城門也是現今臺南市所有城門中唯一還具有通行功能的城門。
臺南市另外現存三座城門都已不位於道路之上,小西門的奠坤門/小北門拱乾門,三個城門共築一道堅實的外城,由小西門外繞至小北門主要抵抗海盜的騷擾。

該門是於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時增建的城門,為大西門的外城,主要是因為道光十二年(1835年)發生了張炳之役後,為安定民心,而大幅在臺灣各城添加半月城之結果。
咾咕石
於隔年完工。以磚石構建,城基四角建以花崗岩。成高四公尺,厚三公尺,門洞寬三公尺。基座以珊瑚礁又增為咾咕石,所以又名咾咕石城。

日治時期城牆因為闢建道路而拆除原本相連的城牆,不過城門卻保留了下來。戰後周圍被民房所包圍,且一度因年久失修以致城門上被鳥榕所覆蓋,不過現已清除整理。

兌悅門的臺座應是用咾咕石為材料,上面再砌上紅磚、用白灰粉刷,內部則用夯土而成,而在牆角處則有用花崗石來補強。城門的西立面比東立面略高,而且在西立面這邊還設置有垛牆鎗口(東立面無鎗口)。
鳥榕
原本城門有設置門板,但已不知何時遺失

據說當年兌悅門完成之後,因為其門洞看起來像是一把弓,而底下鋪著石板的巷道像是一支箭,兩者合一便是一組蓄勢待發的弓箭,帶有煞氣。而為了化解這股煞氣,便在城門旁供奉一座石獅爺來坐鎮(今尚存於門附近)。
不過另有一說這所謂的「箭煞陣」其實是由兌悅門的彎曲城垣與巷道所作的組合,是五條港的郊商為了對付在安平的洋行而設下要破壞對方風水的陣式(弓箭對準安平射出)。然而由於在安平有漢人買辦知道了這事,便安置了兩尊「石將軍」來鎮煞。這兩尊石將軍原先安置在安平天后宮舊址(今安平西門國小附近),現則安置在安平開臺天后宮左側的將軍殿裡供奉

資料來源上課資訊.部份參考奇摩知識

台南府城古蹟--小南天有軟身土地公

這張是站在街道的對面拍的


寺廟名稱:小南天福德祠
2012拍於忠義路2段159巷27號

廟址:台南市忠義路二段158巷27號
方位:坐北朝南

  台南府城是台灣開發較早的城市,在境內自然留有很多歷史悠久的古蹟,而土地公又是和先民開發最密切的神明,所以在台南市內有很多歷史久遠的土地公廟,如祝三多、小南天,鎮轅境頂土地公廟、總祿境下土地廟等,筆者以「小南天」為例來做介紹。
  小南天草創於南明永曆二十年(康熙五年,西元一六六六年),據傳在明鄭時期「小南天」的匾額,還為明寧靖王的手書(已佚失無從考),台灣為清廷收服後,小南天在清康熙二十三年(西元一六八四年)予以重建,是台南府城最早的土地廟之一。
到了雍正初年,巡撫道台吳昌祚再予以修建。
在乾隆五十八年(西元一七九二年)時,巡撫道台金溶又再度加以重修。
嘉慶十九年(西元一八一四年),小南天因年代久遠,已呈頹落,故由地方人士發動重建重修,並於嘉慶二十三年完工,並改懸「嘉慶乙卯年 小南天」的廟匾。


 

嘉慶年後又歷經大大小小的整修工程,而因曾元福總兵在境內的太平街興建公館,故小南天的土地公也因而升格,加冠晉爵。
民國三年小南天又經過一次大規模整建,到了民國十八年時,因台南街拓寬之故,原建於西定坊巡撫道台左畔的小南天遷建至舊名「蕃薯寮街」的現址,故也有人稱之為蕃薯崎小南天。
民國四十五年,廟祠再度被整修,並迎武聖關聖帝君合祀。
到了民國七十四年,因小南天主體建築已呈頹舊,在經過管理委員會及眾人商議下,決定予以重建,遂於七十四年重建,七十六年安座,七十八年舉行落成大典。



寺廟建築及現況:
  小南天位於忠義路的小巷內,昔時這裏可也是非常熱鬧的市集。改建後的小南天是由三川殿和正殿組合而成,殿前並有雙龍盤柱(圖-24),廟殿以板壁製作,中門繪以加官晉祿,龍虎門則繪以金童玉女,手持芭蕉葉和元寶。

  小南天正祀福德正神,同祀關聖帝君,並配祀有招財童子及進寶童郎,正殿神龕仍採用傳統木雕製作,而本祠祀奉的為「黑面型」的福德正神,因境內住有總兵級人物,故福德正神得以升格,土地爺穿龍袍戴宰相帽,鎮殿的土地爺身長三尺六,合目閉唇,一付老僧入定之狀。

軟身土地公
  殿內還有一尊土地公神像是民國四十五年所雕,為軟身神像,當小南天土地爺出巡時,會請出此神像坐轎繞行境內庇佑眾生。此土地爺也是身穿龍袍,戴宰相帽,手扶袍腰束帶,眉毛、鬚鬍,皆紮以尼龍鬚,削瘦的臉頰,散發一股孤傲的氣質。


小南天有三大百年古物
儘管小南天福德祠,幾經翻修整建,但因其創建年代久遠(距今有三百三十年),故祠中也留有不少古物,可供後世憑弔追思,如廟匾「小南天」為嘉慶己卯年(西元一八一九年)由眾弟子敬立,而根據考證此匾可能為台南文人林朝英所書。


正殿神龕上方「德厚聿隆」為嘉慶戊寅年所立(西元一八一八年),而在小南天壁上有一「蕃薯崎福德爺靈感籤詩」,即俗稱之「籤詩匾」,為嘉慶庚辰年(西元一八二0年)所敬立,和台灣現在一般所用的籤詩有很大的不同,全籤共有二十八首,非常具有歷史價值。


  另在壁柱上有一道光甲辰年的對聯「福曜常臨名冠諸侯之寶」,「德星長聚爵同五岳之尊」,而將下聯木板翻開,卻發現另一詩句「牽風荇傍帶船窗」為蔣元樞於乾隆四十年(西元一七七五年)所書,只是另聯已不復見了。


在本省還有很多地方的土地廟內,因年代久遠,故留有一些舊物,可作為歷史考證最好的實物,在筆者走訪土地廟時,不時會發現很多有歷史價值的文物,如在台中清水福德祠中筆者就發現牆上掛有「鰲山古地」的匾額,為嘉慶壬申年所立(西元一八一二年),已有一百八十餘年歷史之匾,另有「盛德中央」為光緒甲申年(西元一八八四年)所立,可說為歷史做見證,也為這不甚起眼的土地祠做了歷史價值的詮釋。 
未整修時的門神舊照 資料來自臺南市政府文獻    
軟身之福德正神,軟身指神像四肢關節可活動、拆裝.
資料來自臺南市政府文獻

資料來源 上課講義

仲夏夜府城--烏鬼井

如果沒有看公視人生劇展**仲夏夜府城**
還真很少人知道台南的巷道內有這口井


這口井的附近還保留許多以前的房子
感覺好像是一條沒落無人管的巷弄
如果有心人能去那裡把它弄成像神農街那樣
相信這裡會恢復以前的繁華

烏鬼井2013/01/31的樣貌




其實烏鬼井有3條通道可以走


烏鬼井在704台湾 台南市北區自强街146巷10號
全天開放
烏鬼井位於台南市北區,於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11月27日公告為三級古蹟。
附近的居民喜歡在這裡亂堆物品很可惜

據說是荷蘭東印度公司命令印尼般班島土人所蓋,而因為班達島土人膚色黝黑又頗識水性,遂被稱作「烏鬼」,井名也因此而來。 

烏鬼井位於台灣府城鎮北坊水仔尾北邊,約在1653年時為荷蘭東印度公司所鑿。因砌以林投,所以又名林投井。其水源豐沛,常為往來商船所用。


到了乾隆時期,該井改砌磚壁,直徑為1.85公尺,深3.48公尺,而水位常保在地下57公分處。到了日治時期,該井一度被填土掩埋,直到民國四十四年(1955年)才由臺南市文獻委員會勘考挖掘並修復,供附近居民使用。然而隨著自來水的普及,該井便不再使用,並且為了安全因素而加上水泥蓋。
資料來源上課講義
部分資料參考   維基百科

台南府城古蹟--五妃廟


五妃廟在臺南市中西區五妃街201號
等級:國定一級古蹟

五妃廟位在詳恬靜的五妃街,這一帶是昔日府城人所稱的「魁斗山」,磚牆內則是300多年前與寧靖王一起殉國的五妃長眠之所,是台灣少數僅存的明鄭時代史蹟之一,列為國家一級古蹟。 

五妃的故事      
五妃廟中祭祀的五妃是明末宗室寧靖王的五位姬妾。五妃是明末宗室寧靖王的五位姬妾,明永曆18年(1664)清明前後,寧靖王帶著原配羅妃與五位姬妾渡海來台,居住在鄭經為其營造的王府(即大天后宮)中。

此時,明末最後稱帝的藩王永曆帝已被殺,明朝算是正式滅亡。據守台灣的明鄭之師是僅存的希望。寧靖王雖居監軍之尊,生活頗為簡樸低調,甚至「墾田自食」。自羅妃逝世,其子夭折後,他更是杜門謝客,深居簡出。

永曆34年,鄭經去世,明鄭朝政動搖不安。永曆37年 6 月清軍破澎湖

即將大舉攻台。寧靖王為得知監國鄭克塽準備議降,為免敵前受辱,決心一死殉國。他召來多年朝夕相伴的五位姬妾:袁氏、王氏、秀姑、梅姐和荷姐,與之訣別,並告訴她們可以改嫁或出家,以自尋生計。不料五位姬妾竟齊聲痛哭說:「殿下既能全節,妾等甯甘失身?王生俱生,王死俱死」說完,五人即冠笄披服,從容自縊而死。






五妃廟,位於台灣台南,首建於永曆37年(1683年),為紀念明寧靖王朱術桂從殉姬妾的廟宇,也是今中華民國內政部所認定之台灣一級古蹟。

明永曆三十七年(1683年):施琅征台,明鄭頃危,鄭克爽乞降。 寧靖王朱述桂以身殉國,其五位姬妾跟隨寧靖王自縊,後人將五人合葬於魁斗山,始稱五烈墓,後稱五妃墓。

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台灣府海防補盜同汁方邦基於該五妃墓地加以增建廟宇,該廟稱為「五妃廟」。

民國六十六年(1977年):五妃廟重建多次,此次修建完即為今貌。坐西朝東北 ,是一座單進兩護龍的建築 ,門神彩繪太監手捧牡丹


 五妃廟建築最大的特色在於它是「墓廟合一」的陰廟,墓塚與廟宇緊密相連,墓碑就直接嵌在前方祠廟的牆面上,刻著「寧靖王從死五妃墓」的字樣。而它正殿屋頂下的楹架(平行於面寬的圓木)數目有八根,與一般廟宇採奇數楹架不同,這也是匠師建廟時,遵循「陽奇陰偶」的民間禁忌所致。
另一個結構上的特點與陰廟無關,但也相當少見。即以一單殿式廟宇,卻附有拜亭下方內側,使門兩旁的牆微微外斜,形成「八字牆」。
與同型式廟宇廟門開在正殿有很大的區別。

五妃廟建築整體而言,小巧玲瓏,造形簡潔,色彩端重。


雖無精雕細琢、華燦可觀的建築手法,但在周遭廣闊庭園中的參天古木與蕭蕭青竹的襯托下,清雅冷冽中,帶著淡淡的思古幽情,分外引人流連。




寧靖王將五妃葬於城南的魁斗山。待一切事畢,靖王在王府大堂寫下
絕命詩,即懸樑而亡,義靈兩侍官亦從死於旁。人們將寧靖王遺體與元配羅妃合葬一處(今高雄縣湖內鄉),兩從死侍官則伴隨五妃同葬於魁斗山,即五妃墓旁的義靈君祠。



五妃是指袁氏、王氏、秀姑、梅姐及荷姐等五位,寧靖王與元配羅氏合葬在今高雄市湖內區湖內里,寧靖王廟華山殿。

寧靖王打算殉國前與其五位姬妃說:「我之死期已到,汝輩或為尼或適人,聽自便!」,五妃回答:「王既能全節,妾等寧甘失身!王生俱生,王死俱死。請先賜尺帛,死隨王所;從一而終之義,恕不忝耳。」

墓碑銘:寧靖王從死五妃墓。
廟門楹聯:芳祠永伴城南路,玉骨常埋桂子山。
硬山式燕尾翹脊屋頂及旁單開間的祭祀埋葬寧靜王二侍官的義靈君祠也為該廟特色。

情侶夫妻間求忠貞祭拜的廟宇。

以上資料:上課講義  相片有些是以前拍的有些是2013/11/15拍的

2013/11/15安麗上完府城人文攝影的課後再度去五妃廟
用不同的想法把五妃廟周遭的景觀順便呈現出來
讓更多人能知道五妃廟其實是一個非常優雅的地方

一般人總是會認為那是五個妃子的墳墓必定很恐怖
粉絲們看完後選個時間到現場參觀
用自己的相機拍出自己想拍的五妃廟

您會發現每次去都會用不同的角度去呈現拍攝的需求
五妃街旁的牆壁
 


古井已封旁邊有個水龍頭


 







後面就是墓園
牆壁的窗花


 以下是在正殿兩側方一些歷年來的相片跟介紹










門的裝飾還保留原貌
側殿網外拍的窗戶


側殿往內拍的窗戶

 五妃廟的庭院有許多古老的樹木維護的很好








朱術桂的隨侍太監廟  義靈君祠
 


這個金爐應該還有在用不過平常沒見使用



用另一種角度呈現五妃廟

在五妃廟的石碑



庭院有固定的人在維護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