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9日 星期二

不凹反凸的肚臍要注意!

馬偕醫院小兒科資深主治醫師 林炫沛

肚臍凸凸的小寶寶
正常肚臍的形狀應該是凹陷的,但是,如果寶寶有一個凸凸的肚臍,除了可能有臍疝氣的情形之外,也可能有其他合併症發生。
一般而言,寶寶有臍疝氣情形大多在一歲左右消失,但是,若有其他異常情形,如:發育遲緩、腹腔有腫塊…等,就必須盡快就醫診治。


肚臍是每個人都曾經與自己的母親血脈相連的珍貴證據,因此也延伸出不少有意思的傳說,民間的三姑六婆或江湖術士甚至相信,肚臍的形狀及深淺關係著個人的命運和財氣。
到底肚臍的真實面貌和功能是什麼?如果小寶寶有個與眾不同、不凹反凸的肚臍會不會有什麼問題?該不該動手術加以矯正以絕後患?這些都是家長相當關心,並且想要進一步了解的問題,以下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肚臍情事」。


臍帶--聯繫母體與胎兒
在胎兒早期,約懷孕五週左右,臍帶即開始成形,先出現初始的結構(primitive umbilical cord),而後再逐漸形成獨特的臍帶,除了聯結胚胎與附著在母體子宮壁上的胎盤,以接收經由臍血管(一條臍靜脈)輸送來自母親的養料與溫情之外,同時也將胎兒體內的廢物,如二氧化碳等,經由臍帶中的血管(兩條臍動脈)運回母體內,由媽媽代勞處理。這樣母子相連的極親密關係一直要持續到寶寶出生了為止。

由於肚臍曾經是寶寶的命脈──臍帶必經之處,因此原本就留有空間讓臍帶當中的重要構造:一條臍靜脈、兩條臍動脈及週遭具保護及穩定作用的膠質組織(jelly of wharton)毫無阻礙地通遇;為了維持臍帶的通暢,在腹壁肚臍的部位形成了一個相當具有彈性,由環狀結締組織組成的結構,並由四週的腹壁肌肉層及韌帶等將其撐住,以保持暢通。

不過肚臍的角色地位在寶寶出生之後便一落千丈,只成了見證母子曾經血脈相連的遺跡了,它會因為「結束營業」而逐漸結疤、萎縮成了小小的肚臍眼,似乎也是必然。


 
臍疝氣怎麼辦?
有些時候肚臍不甘心地位中落,會相當突兀地膨出在肚子的正中央,形成了讓不少家長頗為擔心的「臍疝氣」狀況。

到底這種肚臍凸凸的情形要不要緊?
需不需要檢查或開刀?
有人說,這可能是甲狀腺功能有問題,是不是真的?其實寶寶的腹壁肌肉層較薄較鬆弛,肚子裡因氣體較多而形成較大的腹內壓力,肚臍本身的環狀結構縮緊關閉的力量也不夠,因而很容易便會有臍疝氣。

只要寶寶的健康情況良好,成長發育順利,並無任何併發症,臍疝氣也不太大,其基部仍舊敞開的環狀結構直徑不超過一公分,那通常是無傷大雅,等寶寶漸漸長大,身體的構造功能成熟之後,一般在一歲左右會自行縮小而消失的。

少數大型的臍仙氣,基部直徑大於兩公分,在一、兩歲之前仍未能自動關閉不見的,則需照會小兒外科醫師,排除腸子可能會自缺陷處溜出來卡死的危險性,必要時必須手術強制加以縫合,以絕後患。

當臍疝氣不單只是臍疝氣,也就是說還合併其他不正常的症狀時,家長可要提高警覺了,特別應注意的是孩子有無外觀的畸形?

生長發育是否異常?呼吸、喝奶情況是否正常?膚色是不是正常?新生兒篩檢的報告是不是沒問題?如此可以及早查出可能隱藏著會危害孩子健康的重大問題,儘快尋醫求治,好讓寶寶早目恢復健康。


常見造成臍疝氣的情形
常見會造成臍疝氣的情況有以下各項:
生理性臍疝氣,為良性狀況,通常在一、兩歲之間自行消失;合併有臍膨出的臍疝氣,腹腔的腸子等器官由肚臍的缺陷處冒出來,必需立即開刀治療;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不足,必需補充甲狀腺素;先天性代謝異常,特別是粘多醣儲積症、高雪氏症等;染色體疾病,如唐氏症;肌肉張力不足的疾病,如腦性麻痹、肌肉萎縮症等;其他會造成腹內壓力增加的疾病或狀況;如腹腔腫瘤、肝脾腫大、腸道後段阻塞造成的腫脹、接受腹膜透析的孩子等,不一而是。
不要聽信偏方
以上各項有的為良性,有的則需趕快看醫生,如果沒有把握的話,還是在發現寶寶有「肚臍凸凸」的情況時,就立刻請教小兒科醫師,絕不要自作主張找偏方,或聽信「阿媽的話」用個大銅板貼住肚臍,寄望會壓平突出的大肚臍,否則可能會弄巧成拙,造成孩子不必要的傷害。

分享自 http://www.dadupo.com.tw/new/10.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