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您是家長 還是老師
小小朋友也有自尊心
當小朋友犯錯時
千萬不要在眾人面前指責
記住您要面子
小孩也很愛面子
糾正錯誤的方式是不是當下
而是選擇一對一時的空間
好好地告訴孩子剛才做錯什麼事
要如何改進有些孩子在外面會打罵學生
其實都是原生家庭的家教不當
下面的文章安麗覺得不錯
想說自己筆記起來
也分享給粉絲們看
希望在孩子的教養方面有所幫助
教養除了適性,更要適齡!
養育孩子帶給父母最大的成就感,莫過於陪伴孩子逐漸成長,一天天看著他的身、心產生變化,就像觀察一顆小樹慢慢地成熟、茁壯!然而,這樣美妙的過程中卻也挾雜著苦澀,一些些令爸比媽咪心碎的時刻。
「來〜爸比親一個!媽咪抱一下!」、「寶貝肚子餓嗎?
冷不冷?想不想喝水?」
這些從早到晚的噓寒問暖、發自內心的疼愛呵護,對於一個幼小的孩子而言,想必一定覺得:「我的爸爸媽媽真的好愛我,我好幸福喔!」但是聽在稍大一點的兒童耳裡,可能會認為:「他們真的好囉嗦喔,我來個充耳不聞好了!」
這還不是最糟的情況,等孩子再大一點,進入青春期,甚至會遭來反感怒吼:「爸!媽!你們把我當白癡嗎?」由此可見,父母的教養方式實在應該隨著孩子的成長階段做調整,才能有助於孩子的能力發展及親子間的關係。
不當教養源於不了解
《管教,要掌握鬆緊》的作者,校長爸爸黃登漢認為,許多父母在管教孩子時容易動怒,往往會(去掉)因為他們對於孩子的身心發展狀況不夠了解,因此容易對孩子有不適當的期待,當孩子的表現不如自己預料時,就會因為失望而生氣。
再者,關於自己學齡前的記憶,父母通常印象模糊或完全想不起來,在養育孩子時,經驗值自然是0(至於學齡後怎麼教孩子讀書、考試,大概就比較有經驗)。
加上現代家庭孩子生得少,大部分的家長都是經驗不足的新手爸媽,但即使孩子養久了,也不會因此而變成老手,因為孩子的身心狀況一直在成長改變,父母將不斷面臨新階段的考驗!
常見的不適齡教養
狀況1:對幼小孩子過度要求
校長爸爸黃登漢表示,有些父母會希望孩子的發展比別人早一步,或因為想趕快脫離某個辛苦的階段,不知不覺就會以過高的標準來要求孩子。
以尿床為例,因為清理上的麻煩,想必許多孩子都曾受過關於尿床的威嚇以及處罰。
然而,尿床與孩子的肌肉控制能力有著很大的關聯性,不當的期待不但令家長沮喪,也會讓孩子產生很大的心理壓力,這種壓力有時反而會成為孩子尿床的主因,形成惡性循環,無形中也延長了孩子尿床的時間。
天才領袖感覺統合兒童發展中心執行長王宏哲也舉走路為例,常見許多「過度期待」的家長硬拉著7、8個月的寶寶開始練習走路,但在寶寶1歲以前,整個下肢的骨骼仍不夠強壯、成熟,還沒有做好行走的準備,不足以支撐上半身的重量,如果過早開始學走,很可能造成下肢的骨骼排列歪曲,也可能引發2、3歲後「扁平足」的產生,因此家長在教養時,一定要考慮孩子當下的身心條件是否合適,否則將猶如揠苗助長。
此外,在認知能力的訓練上,有些父母一開始就會購買複雜的拼圖或積木給1歲左右的寶寶,這時候的孩子會喜歡玩嗎?
不會!因為他還不具備足夠的手眼協調能力,但有時一心求好的家長會硬逼著孩子練習,甚至責罵孩子:「你怎麼這麼不專心呢!」
這樣的操作過程會讓孩子感到很挫折,反而使他對於這種「認知作業」(而非玩具)提早失去動機,等到2、3歲後視知覺、手眼協調及邏輯能力提升到足以玩這種複雜玩具時,孩子卻可能因為連結起不好的記憶(這種東西我玩不好!)而排斥這類的玩具,進而無法透過操作來提升對應的能力。
狀況2:把大寶貝當成小Baby
校長爸爸黃登漢指出,有些父母的心態會把小孩當成寵物養,覺得孩子小的時候實在太可愛了,甚至希望孩子永遠不要脫離這個可愛的階段,然而,孩子的正常發展並非如此,他會慢慢進入「比較不可愛的」的階段,例如:學會走路後到處亂跑,吃飯也不乖乖坐在椅子上吃;一下子撞倒這個,一下子摔破那個,爸媽就會覺得很生氣,希望孩子一直停留在那個好玩、好帶又不闖禍的階段,卻忽略這樣的心態無形中可能會限制孩子的發展,讓孩子「永遠長不大」。
因此,當孩子的成長邁入新階段時,父母就該正視眼下的階段,採取適當的教養方式。
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則表示,很多家長在孩子3、4歲以後,還把他當成小寶寶一樣很保護地在養,餵飯餵到4歲了還不肯放手讓孩子自己吃,為的是讓孩子「養成乾淨的習慣」,其實這是不對的做法,父母太過保護會讓孩子的能力低落,因為他沒有機會自己體驗事物、累積成功的成就感,將來等到進入團體當中,發現其他孩子都會拿湯匙、拿碗自己吃飯,而自己卻剛在學,孩子也會產生很大的挫折感。
保護過度,以比孩子更小年齡的教養方式帶孩子,他的獨立性及生活自理能力就會比別人落後很多。
各階段寳寳的教養重點
0〜5歲學前階段的孩子可塑性強,不論在生理或心理方面,都處於快速發展的階段,再加上這個階段的孩子相較於其他時期,更加依賴照顧者、與照顧者的關係最為緊密,因此,0〜5歲可說是父母在孩子一生當中給予教養最關鍵的黃金時期。
不同年齡的孩子會有不同的發展特性,在父母的教養上也會發生不同的問題,以下針對各個階段加以詳述。
0〜1歲寳寳
成長最迅速的一年
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兼任講師柯良宜指出,人生的第一年對孩子後來的成長可以說是最關鍵的一年,雖然這時他沒有語言與外界溝通,但他的情緒經驗都會被記錄在腦海裡,影響往後對世界的看法。
剛出生寳寳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但是到了3、4個月以後,他們醒過來的時間會越來越長,7、8個月後和大人有越來越多的互動,情緒表達也越來越豐富,照顧者可以很明顯的知道寳寳現在是開心還是生氣。
從出生就需要遊戲
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表示,很多人誤以為6個月前的Baby只會吃飯、睡覺,其實不然,大腦研究發現,0〜6歲的寳寳已經一直在發展聽懂、並且想要說的能力,6個月的寳寳不但能聽懂大人的話語,他還想要說話,只是口腔肌肉的發展尚未成熟,因此無法發出語言。
這件事情提醒我們,即使小寳寳只能躺在床上,還是需要父母和他進行大量的遊戲,而不是只有照料吃喝拉撒睡就好,遊戲會促進神經突觸的連結,因此越小開始越好。
父母最好能經常逗弄0〜3個月的嬰兒,並且在互動中觀察孩子對於聲音是否給予回應,聽到搖鈴聲會不會想伸手拿到手裡玩。3〜5個月時,則要注意寳寳的視覺功能是否正常,能否注視距離20公分的玩具5秒左右,且目光是不是能夠跟著玩具左右移動。
會獨立翻身起,開始多「趴」
多爬會變聰明,是真的嗎?
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指出,爬行的過程是人類一生當中用最多皮膚和地面接觸的時間(等到會站以後,就只剩腳掌的接觸),爬行時,地板給皮膚的大面積刺激會回傳進大腦,且不斷地活化大腦。
此外,爬行也會讓上臂、腹部及下肢的肌肉長得更好、更有力,2〜3歲時通常會檢測孩子把球舉高高再丟出去的能力,多爬的孩子通常都會表現得比較好。
如何讓孩子多爬?
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建議,約莫6、7個月大、可以獨立翻身起,就可以大量給孩子「趴姿」的經驗,多讓孩子在地墊上玩,用玩具引導他往前拿取的欲望,如此不但能訓練頸背張力,還能強化上臂、腹部和下肢的力氣,寳寳才有能力把身體支撐起來。
不爬會導致發展遲緩嗎?
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表示,在臨床上,不爬沒有發展上的問題,但爬行經驗少的孩子確實在動作協調的能力上會比較弱,爬行的經驗最好能夠累積約3個月左右比較好,即使寳寳晚點站立也沒關係,建議家長在此時期多將寳寳喜愛的物品放置於地板上,不要放在過高的地方,以免寳寳因探索的欲望而提早開始站立。
邁向站立的過程
爬行一陣子後,約9個月大起,寳寳會開始出現跪姿,包括「低跪姿」、「高跪姿」,這讓寳寳可以用比較高的姿態來探索更高的物品,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父母會誤以為高跪姿會傷害膝蓋,便阻止寳寳這種動作,但其實這是正常的發展過程,少了這個階段,孩子會不知道該如何從坐姿轉變成站姿,況且,跪姿也是一種很好的腳力練習。出現跪姿後,接著孩子會漸漸發展出「扶站」,朝向獨立站立邁進!
發展依附關係
柯良宜老師指出,通常到了9個月,我們可以發現寳寳開始變得怕生,不像之前任誰抱都無所謂,他會開始對照顧者產生情感上的依附,9個月〜2歲這段期間被稱為「依附關係建立期」,寳寳必須感受到當他有需要時(如肚子餓、尿布濕了),會有人馬上回應、滿足他,如此他才能逐漸形成安全感,並且在腦海中建立一種印象,認為這個世界是友善的、別人是可以期待的,這種依附關係的建立,對寳寳往後面對自己與他人的態度影響非常深遠,例如:在兩性關係與婚姻關係裡,他們能否抱持信任的態度。
校長爸爸黃登漢認為,父母應該多花時間陪伴孩子,即使有其他人幫忙家事(如:外傭),也別完全把孩子交給別人照顧,帶孩子不是「家事」,而是一種神聖的「天職」,是追求幸福的歷程,一家人共享這當中的喜怒哀樂,不論是歡樂或衝突,將來回想起來都是美好的回憶,現在你買禮物給他,將來他買禮物給你,這就是幸福。沒有共同相處,就沒有共同的記憶;沒有共同記憶,就沒有共同的感情,孩子就只是一個「在你家長大的人」而已。
帶寶寶出門去
許多家長因為擔心寶寶生病而不敢帶他出門,甚至覺得1歲以前要關在家裡比較好,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分享了自家寶貝的經驗:「我們從寶寶6個月開始,就帶著他參加親戚朋友的大小婚宴、聚會,因為我們希望他的社交能力好,而且別人逗他一次,他的大腦反應連結就多一次,所以應該多讓1歲前的寶寶與人接觸,也可避免日後發展成後天因素造成的社交障礙疾病,如後天引起的自閉症。
此外,3個月後寶寶的視覺已經開始成熟,可以看到較遠距離的物體和色彩,如果整天待在狹小的範圍內,會影響視覺的發展,應該多讓寶寶出門接收刺激才好,如果害怕感染疾病,可以等3個月後,打過主要幾個疫苗再帶出門,地點也可以先從乾淨、空曠的戶外空間(如:公園)開始。」
1〜2歲寳寳
語言的出現
1歲後,寶寶開始出現語言,可以透過語言來表達需求,已經有別於1歲前只能用哭叫的方式與人溝通,當能夠成功溝通時(如:受到鼓勵、得到回饋),寶寶會有很大的成就感,也就大大提高了他的內在成就動機。
1歲寶寶的語言,會從簡單的單字開始(爸、媽、車、狗),1歲半前通常會進步到疊字(爸爸、媽媽、車車、狗狗),接近2歲時可能開始出現簡單的句子(爸爸媽媽抱抱),寶寶的語言之所以會越拉越長,是因為他的需求越來越多,必須透過較長的句子才能達到成功溝通的目的。
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表示,語言發展較慢可能影響孩子的成就動機,2歲前還沒有出現簡單疊字的孩子,他的情緒發展通常比較差,因為沒有工具和別人溝通,只能用原始的哭泣、憤怒來表達,所以他的情緒表達、挫折容忍度就比較會有問題,因此,好好引導孩子把語言學好是很重要的,此時的教養重點是大量陪孩子講話、閱讀,且孩子只要發出聲音或語言就立即給予回饋。
從站立到奔跑
寶寶由爬行到獨立站立對他最大的意義,就是讓他的視野變得更寬廣,這對寶寶來說是一種很驚奇、意外的收穫,讓他發現「原來世界這麼大」,也因此,能夠站立的寶寶通常不願意再低下來爬行。另外一個重要意義,是讓寶寶的移動速度變得更快,寶寶會發現用2隻腳走路好像比4隻腳更快耶!於是樂於不斷練習,帶來更多的成就感。
學會獨立站立後,寶寶漸漸可以開始走1、2步路,約1歲3個月前可以完全放手自己行走,此時寶寶走路的姿態很可愛,就像保持平衡般將雙手高舉,搖搖晃晃的走路。1歲3個月〜1歲6個月,寶寶行走時雙手可以放下,不需要舉高,走得也更穩了,不會經常跌倒。
1歲6個月〜1歲10個月的寶寶開始能夠快走,而且好像快要跑起來了呢!1歲10個月〜2歲的寶寶,可能開始出現小跑步,甚至會用衝的,一開始寶寶一樣是雙手高舉的「小飛機跑」,之後再轉變成正常跑步。
開始探索周圍世界
從站立到奔跑,讓視眼變遠、移動更快,這些動作發展背後的心智意義,是因為寶寶想快一點拿到他需要的東西,或到他需要的人身邊。因此可想而知,行動力漸強的寶寶也會變得更加好奇、好動且精力充沛,此時他們最大的挑戰和「重要任務」就是探索周圍的世界。可是他們對於外在環境的事物特性與規則卻很陌生,不知道杯子掉到地上會打碎、遙控器丟進水裡會壞掉,所以家長常覺得這個階段的孩子很討厭,不斷地闖禍。
校長爸爸黃登漢表示,其實這些探索行為都是孩子的學習過程,父母除了耐心引導,讓他知道什麼不能做,以及不能做的原因以外,還要注意家中的環境是否安全,危險的物品儘量收起來或進行處理(如:電風扇加上安全網),以免寶寶因好奇心而受傷。
這時的寶寶沒有控制行為和情緒的能力,想要的東西就要馬上得到,建議爸比媽咪採用一面安慰,一面以其他替代物轉移注意力的方式,讓寶寶停止哭鬧。由於寶寶的詞彙理解能力還不夠,父母可以用示範動作+表情的方式來表達事物的危險性,讓孩子懂得害怕(如:假裝碰到火,然後說「好燙!」,輔以誇張的疼痛表情)。
生活自理&專注力
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認為,其實1歲寶寶就可以慢慢開始訓練生活自理的能力了,以吃飯為例,可以試著讓寶寶以安全餐具自己用餐,如果家長因為無法接受孩子吃得亂七八糟,遲遲不敢放手讓孩子自己練習,孩子日後的生活自理與獨立能力就會比別人差,甚至還會影響專注力。
因為在孩子自己拿湯匙時,孩子可以同時訓練「視覺專注力」(我最喜歡的菜菜在哪裡?)、「肢體專注力」(等不及了!第一口就要挖到!),以及「手眼協調專注力」(喔喔!要放進嘴巴裡,不是鼻子裡〜),而不像被動餵食時,只需要「把嘴打開」的專注力而已。「主動」,是培養專注力的關鍵,也會讓孩子覺得整個過程更加有趣。
2〜3歲寳寳最難搞的年紀
2歲以上的寶寶被稱為「Trouble two」、「貓狗都不理」的年紀,可說是0〜5歲中最難稿的年齡層。為什麼會這樣呢?
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指出,因為這時孩子的內在需求變多了,語言卻還不夠成熟,不太能夠表達出心裡想要的東西,所以仍會使用「哭」、「番」、「盧」…等原始方式表達需要。
再加上2歲以後孩子的活動量更大了,家裡提供的空間已經無法滿足他,舉例來說,這時他非常喜歡跑、跳、攀爬,環境所提供的刺激卻無法配合,這有違他的發展,想必他心裡的OS一定是:「我已經變得這麼厲害了,卻沒有地方玩,待在這麼小的地方,只有媽媽一個人在!她又不知道我要什麼,也不帶我出去,所以倒楣鬼就是媽媽,我要把氣都出在媽媽身上!」
多帶孩子出門走走
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建議父母,多帶2〜3歲的孩子出門認識世界,並消耗身體的活動量,好讓他充分練習這個階段動作上的發展,要是少了這些環境刺激,孩子很可能產生感覺統合失調的問題,如怕高(不敢盪鞦韆或溜滑梯)、怕陌生人、怕抱、怕碰、怕眼神接觸…等,也有可能變得易常過動,在家裡爬上爬下、撞到東西也不怕痛,在詢問父母的教養方式後發現,這類孩子每週的身體活動可能只有1次,平時就像小寶寶一樣照3餐餵飯而已,自己在家玩自己的,連玩都被禁止時就只能看電視。
此外,建議父母也讓這階段的孩子盡量有和同儕互動的機會,一次親友聚會、拜訪別人或邀請別人來家裡的經驗都可以,這時寶寶開始需要知道「團體」這件事,了解除了自己以外,還有別人,並且要開始練習分享、輪流等人際技巧。
其實,2歲孩子是好奇的寶寶,他們樂於學習也喜歡嘗試新的事物,最喜歡今天去的地方和昨天不同,喜歡無法預期這次爸比媽咪要帶他去哪裡玩的感覺,但是當他的需求無法滿足時,就會變成最難搞的寶寶。
不要嘲笑學語寶寶
剛滿2歲的寶寶,語言還沒發展得很好,但在快接近3歲時,說話的能力就明顯地提升,可以用簡單的句子和別人溝通。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提醒父母,當寶寶對你說話時,請務必有耐心地聽孩子把話講完,不要插話,也不要直接幫孩子講完他想表達的意思,否則會阻止了孩子開口說話的經驗和動機。
更重要的是,父母不要不經意地嘲笑孩子的語言,否則會讓孩子有很大的挫折感,降低其開口說話的意願,尤其對語言發展較慢的小男孩更不能如此。2歲半時,很多孩子可能進入「幼兒口吃期」,這是由於心裡有很多話想說,口腔動作卻來不及反應所導致,這時千萬要自然地面對,不要模仿他或嘲笑他,否則孩子感受到壓力,可能加劇或延長口吃的情況。
本文分享自 親子教育
小小朋友也有自尊心
當小朋友犯錯時
千萬不要在眾人面前指責
記住您要面子
小孩也很愛面子
糾正錯誤的方式是不是當下
而是選擇一對一時的空間
好好地告訴孩子剛才做錯什麼事
要如何改進有些孩子在外面會打罵學生
其實都是原生家庭的家教不當
下面的文章安麗覺得不錯
想說自己筆記起來
也分享給粉絲們看
希望在孩子的教養方面有所幫助
教養除了適性,更要適齡!
養育孩子帶給父母最大的成就感,莫過於陪伴孩子逐漸成長,一天天看著他的身、心產生變化,就像觀察一顆小樹慢慢地成熟、茁壯!然而,這樣美妙的過程中卻也挾雜著苦澀,一些些令爸比媽咪心碎的時刻。
「來〜爸比親一個!媽咪抱一下!」、「寶貝肚子餓嗎?
冷不冷?想不想喝水?」
這些從早到晚的噓寒問暖、發自內心的疼愛呵護,對於一個幼小的孩子而言,想必一定覺得:「我的爸爸媽媽真的好愛我,我好幸福喔!」但是聽在稍大一點的兒童耳裡,可能會認為:「他們真的好囉嗦喔,我來個充耳不聞好了!」
這還不是最糟的情況,等孩子再大一點,進入青春期,甚至會遭來反感怒吼:「爸!媽!你們把我當白癡嗎?」由此可見,父母的教養方式實在應該隨著孩子的成長階段做調整,才能有助於孩子的能力發展及親子間的關係。
不當教養源於不了解
《管教,要掌握鬆緊》的作者,校長爸爸黃登漢認為,許多父母在管教孩子時容易動怒,往往會(去掉)因為他們對於孩子的身心發展狀況不夠了解,因此容易對孩子有不適當的期待,當孩子的表現不如自己預料時,就會因為失望而生氣。
再者,關於自己學齡前的記憶,父母通常印象模糊或完全想不起來,在養育孩子時,經驗值自然是0(至於學齡後怎麼教孩子讀書、考試,大概就比較有經驗)。
加上現代家庭孩子生得少,大部分的家長都是經驗不足的新手爸媽,但即使孩子養久了,也不會因此而變成老手,因為孩子的身心狀況一直在成長改變,父母將不斷面臨新階段的考驗!
常見的不適齡教養
狀況1:對幼小孩子過度要求
校長爸爸黃登漢表示,有些父母會希望孩子的發展比別人早一步,或因為想趕快脫離某個辛苦的階段,不知不覺就會以過高的標準來要求孩子。
以尿床為例,因為清理上的麻煩,想必許多孩子都曾受過關於尿床的威嚇以及處罰。
然而,尿床與孩子的肌肉控制能力有著很大的關聯性,不當的期待不但令家長沮喪,也會讓孩子產生很大的心理壓力,這種壓力有時反而會成為孩子尿床的主因,形成惡性循環,無形中也延長了孩子尿床的時間。
天才領袖感覺統合兒童發展中心執行長王宏哲也舉走路為例,常見許多「過度期待」的家長硬拉著7、8個月的寶寶開始練習走路,但在寶寶1歲以前,整個下肢的骨骼仍不夠強壯、成熟,還沒有做好行走的準備,不足以支撐上半身的重量,如果過早開始學走,很可能造成下肢的骨骼排列歪曲,也可能引發2、3歲後「扁平足」的產生,因此家長在教養時,一定要考慮孩子當下的身心條件是否合適,否則將猶如揠苗助長。
此外,在認知能力的訓練上,有些父母一開始就會購買複雜的拼圖或積木給1歲左右的寶寶,這時候的孩子會喜歡玩嗎?
不會!因為他還不具備足夠的手眼協調能力,但有時一心求好的家長會硬逼著孩子練習,甚至責罵孩子:「你怎麼這麼不專心呢!」
這樣的操作過程會讓孩子感到很挫折,反而使他對於這種「認知作業」(而非玩具)提早失去動機,等到2、3歲後視知覺、手眼協調及邏輯能力提升到足以玩這種複雜玩具時,孩子卻可能因為連結起不好的記憶(這種東西我玩不好!)而排斥這類的玩具,進而無法透過操作來提升對應的能力。
狀況2:把大寶貝當成小Baby
校長爸爸黃登漢指出,有些父母的心態會把小孩當成寵物養,覺得孩子小的時候實在太可愛了,甚至希望孩子永遠不要脫離這個可愛的階段,然而,孩子的正常發展並非如此,他會慢慢進入「比較不可愛的」的階段,例如:學會走路後到處亂跑,吃飯也不乖乖坐在椅子上吃;一下子撞倒這個,一下子摔破那個,爸媽就會覺得很生氣,希望孩子一直停留在那個好玩、好帶又不闖禍的階段,卻忽略這樣的心態無形中可能會限制孩子的發展,讓孩子「永遠長不大」。
因此,當孩子的成長邁入新階段時,父母就該正視眼下的階段,採取適當的教養方式。
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則表示,很多家長在孩子3、4歲以後,還把他當成小寶寶一樣很保護地在養,餵飯餵到4歲了還不肯放手讓孩子自己吃,為的是讓孩子「養成乾淨的習慣」,其實這是不對的做法,父母太過保護會讓孩子的能力低落,因為他沒有機會自己體驗事物、累積成功的成就感,將來等到進入團體當中,發現其他孩子都會拿湯匙、拿碗自己吃飯,而自己卻剛在學,孩子也會產生很大的挫折感。
保護過度,以比孩子更小年齡的教養方式帶孩子,他的獨立性及生活自理能力就會比別人落後很多。
各階段寳寳的教養重點
0〜5歲學前階段的孩子可塑性強,不論在生理或心理方面,都處於快速發展的階段,再加上這個階段的孩子相較於其他時期,更加依賴照顧者、與照顧者的關係最為緊密,因此,0〜5歲可說是父母在孩子一生當中給予教養最關鍵的黃金時期。
不同年齡的孩子會有不同的發展特性,在父母的教養上也會發生不同的問題,以下針對各個階段加以詳述。
0〜1歲寳寳
成長最迅速的一年
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兼任講師柯良宜指出,人生的第一年對孩子後來的成長可以說是最關鍵的一年,雖然這時他沒有語言與外界溝通,但他的情緒經驗都會被記錄在腦海裡,影響往後對世界的看法。
剛出生寳寳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但是到了3、4個月以後,他們醒過來的時間會越來越長,7、8個月後和大人有越來越多的互動,情緒表達也越來越豐富,照顧者可以很明顯的知道寳寳現在是開心還是生氣。
從出生就需要遊戲
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表示,很多人誤以為6個月前的Baby只會吃飯、睡覺,其實不然,大腦研究發現,0〜6歲的寳寳已經一直在發展聽懂、並且想要說的能力,6個月的寳寳不但能聽懂大人的話語,他還想要說話,只是口腔肌肉的發展尚未成熟,因此無法發出語言。
這件事情提醒我們,即使小寳寳只能躺在床上,還是需要父母和他進行大量的遊戲,而不是只有照料吃喝拉撒睡就好,遊戲會促進神經突觸的連結,因此越小開始越好。
父母最好能經常逗弄0〜3個月的嬰兒,並且在互動中觀察孩子對於聲音是否給予回應,聽到搖鈴聲會不會想伸手拿到手裡玩。3〜5個月時,則要注意寳寳的視覺功能是否正常,能否注視距離20公分的玩具5秒左右,且目光是不是能夠跟著玩具左右移動。
會獨立翻身起,開始多「趴」
多爬會變聰明,是真的嗎?
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指出,爬行的過程是人類一生當中用最多皮膚和地面接觸的時間(等到會站以後,就只剩腳掌的接觸),爬行時,地板給皮膚的大面積刺激會回傳進大腦,且不斷地活化大腦。
此外,爬行也會讓上臂、腹部及下肢的肌肉長得更好、更有力,2〜3歲時通常會檢測孩子把球舉高高再丟出去的能力,多爬的孩子通常都會表現得比較好。
如何讓孩子多爬?
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建議,約莫6、7個月大、可以獨立翻身起,就可以大量給孩子「趴姿」的經驗,多讓孩子在地墊上玩,用玩具引導他往前拿取的欲望,如此不但能訓練頸背張力,還能強化上臂、腹部和下肢的力氣,寳寳才有能力把身體支撐起來。
不爬會導致發展遲緩嗎?
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表示,在臨床上,不爬沒有發展上的問題,但爬行經驗少的孩子確實在動作協調的能力上會比較弱,爬行的經驗最好能夠累積約3個月左右比較好,即使寳寳晚點站立也沒關係,建議家長在此時期多將寳寳喜愛的物品放置於地板上,不要放在過高的地方,以免寳寳因探索的欲望而提早開始站立。
邁向站立的過程
爬行一陣子後,約9個月大起,寳寳會開始出現跪姿,包括「低跪姿」、「高跪姿」,這讓寳寳可以用比較高的姿態來探索更高的物品,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父母會誤以為高跪姿會傷害膝蓋,便阻止寳寳這種動作,但其實這是正常的發展過程,少了這個階段,孩子會不知道該如何從坐姿轉變成站姿,況且,跪姿也是一種很好的腳力練習。出現跪姿後,接著孩子會漸漸發展出「扶站」,朝向獨立站立邁進!
發展依附關係
柯良宜老師指出,通常到了9個月,我們可以發現寳寳開始變得怕生,不像之前任誰抱都無所謂,他會開始對照顧者產生情感上的依附,9個月〜2歲這段期間被稱為「依附關係建立期」,寳寳必須感受到當他有需要時(如肚子餓、尿布濕了),會有人馬上回應、滿足他,如此他才能逐漸形成安全感,並且在腦海中建立一種印象,認為這個世界是友善的、別人是可以期待的,這種依附關係的建立,對寳寳往後面對自己與他人的態度影響非常深遠,例如:在兩性關係與婚姻關係裡,他們能否抱持信任的態度。
校長爸爸黃登漢認為,父母應該多花時間陪伴孩子,即使有其他人幫忙家事(如:外傭),也別完全把孩子交給別人照顧,帶孩子不是「家事」,而是一種神聖的「天職」,是追求幸福的歷程,一家人共享這當中的喜怒哀樂,不論是歡樂或衝突,將來回想起來都是美好的回憶,現在你買禮物給他,將來他買禮物給你,這就是幸福。沒有共同相處,就沒有共同的記憶;沒有共同記憶,就沒有共同的感情,孩子就只是一個「在你家長大的人」而已。
帶寶寶出門去
許多家長因為擔心寶寶生病而不敢帶他出門,甚至覺得1歲以前要關在家裡比較好,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分享了自家寶貝的經驗:「我們從寶寶6個月開始,就帶著他參加親戚朋友的大小婚宴、聚會,因為我們希望他的社交能力好,而且別人逗他一次,他的大腦反應連結就多一次,所以應該多讓1歲前的寶寶與人接觸,也可避免日後發展成後天因素造成的社交障礙疾病,如後天引起的自閉症。
此外,3個月後寶寶的視覺已經開始成熟,可以看到較遠距離的物體和色彩,如果整天待在狹小的範圍內,會影響視覺的發展,應該多讓寶寶出門接收刺激才好,如果害怕感染疾病,可以等3個月後,打過主要幾個疫苗再帶出門,地點也可以先從乾淨、空曠的戶外空間(如:公園)開始。」
1〜2歲寳寳
語言的出現
1歲後,寶寶開始出現語言,可以透過語言來表達需求,已經有別於1歲前只能用哭叫的方式與人溝通,當能夠成功溝通時(如:受到鼓勵、得到回饋),寶寶會有很大的成就感,也就大大提高了他的內在成就動機。
1歲寶寶的語言,會從簡單的單字開始(爸、媽、車、狗),1歲半前通常會進步到疊字(爸爸、媽媽、車車、狗狗),接近2歲時可能開始出現簡單的句子(爸爸媽媽抱抱),寶寶的語言之所以會越拉越長,是因為他的需求越來越多,必須透過較長的句子才能達到成功溝通的目的。
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表示,語言發展較慢可能影響孩子的成就動機,2歲前還沒有出現簡單疊字的孩子,他的情緒發展通常比較差,因為沒有工具和別人溝通,只能用原始的哭泣、憤怒來表達,所以他的情緒表達、挫折容忍度就比較會有問題,因此,好好引導孩子把語言學好是很重要的,此時的教養重點是大量陪孩子講話、閱讀,且孩子只要發出聲音或語言就立即給予回饋。
從站立到奔跑
寶寶由爬行到獨立站立對他最大的意義,就是讓他的視野變得更寬廣,這對寶寶來說是一種很驚奇、意外的收穫,讓他發現「原來世界這麼大」,也因此,能夠站立的寶寶通常不願意再低下來爬行。另外一個重要意義,是讓寶寶的移動速度變得更快,寶寶會發現用2隻腳走路好像比4隻腳更快耶!於是樂於不斷練習,帶來更多的成就感。
學會獨立站立後,寶寶漸漸可以開始走1、2步路,約1歲3個月前可以完全放手自己行走,此時寶寶走路的姿態很可愛,就像保持平衡般將雙手高舉,搖搖晃晃的走路。1歲3個月〜1歲6個月,寶寶行走時雙手可以放下,不需要舉高,走得也更穩了,不會經常跌倒。
1歲6個月〜1歲10個月的寶寶開始能夠快走,而且好像快要跑起來了呢!1歲10個月〜2歲的寶寶,可能開始出現小跑步,甚至會用衝的,一開始寶寶一樣是雙手高舉的「小飛機跑」,之後再轉變成正常跑步。
開始探索周圍世界
從站立到奔跑,讓視眼變遠、移動更快,這些動作發展背後的心智意義,是因為寶寶想快一點拿到他需要的東西,或到他需要的人身邊。因此可想而知,行動力漸強的寶寶也會變得更加好奇、好動且精力充沛,此時他們最大的挑戰和「重要任務」就是探索周圍的世界。可是他們對於外在環境的事物特性與規則卻很陌生,不知道杯子掉到地上會打碎、遙控器丟進水裡會壞掉,所以家長常覺得這個階段的孩子很討厭,不斷地闖禍。
校長爸爸黃登漢表示,其實這些探索行為都是孩子的學習過程,父母除了耐心引導,讓他知道什麼不能做,以及不能做的原因以外,還要注意家中的環境是否安全,危險的物品儘量收起來或進行處理(如:電風扇加上安全網),以免寶寶因好奇心而受傷。
這時的寶寶沒有控制行為和情緒的能力,想要的東西就要馬上得到,建議爸比媽咪採用一面安慰,一面以其他替代物轉移注意力的方式,讓寶寶停止哭鬧。由於寶寶的詞彙理解能力還不夠,父母可以用示範動作+表情的方式來表達事物的危險性,讓孩子懂得害怕(如:假裝碰到火,然後說「好燙!」,輔以誇張的疼痛表情)。
生活自理&專注力
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認為,其實1歲寶寶就可以慢慢開始訓練生活自理的能力了,以吃飯為例,可以試著讓寶寶以安全餐具自己用餐,如果家長因為無法接受孩子吃得亂七八糟,遲遲不敢放手讓孩子自己練習,孩子日後的生活自理與獨立能力就會比別人差,甚至還會影響專注力。
因為在孩子自己拿湯匙時,孩子可以同時訓練「視覺專注力」(我最喜歡的菜菜在哪裡?)、「肢體專注力」(等不及了!第一口就要挖到!),以及「手眼協調專注力」(喔喔!要放進嘴巴裡,不是鼻子裡〜),而不像被動餵食時,只需要「把嘴打開」的專注力而已。「主動」,是培養專注力的關鍵,也會讓孩子覺得整個過程更加有趣。
2〜3歲寳寳最難搞的年紀
2歲以上的寶寶被稱為「Trouble two」、「貓狗都不理」的年紀,可說是0〜5歲中最難稿的年齡層。為什麼會這樣呢?
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指出,因為這時孩子的內在需求變多了,語言卻還不夠成熟,不太能夠表達出心裡想要的東西,所以仍會使用「哭」、「番」、「盧」…等原始方式表達需要。
再加上2歲以後孩子的活動量更大了,家裡提供的空間已經無法滿足他,舉例來說,這時他非常喜歡跑、跳、攀爬,環境所提供的刺激卻無法配合,這有違他的發展,想必他心裡的OS一定是:「我已經變得這麼厲害了,卻沒有地方玩,待在這麼小的地方,只有媽媽一個人在!她又不知道我要什麼,也不帶我出去,所以倒楣鬼就是媽媽,我要把氣都出在媽媽身上!」
多帶孩子出門走走
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建議父母,多帶2〜3歲的孩子出門認識世界,並消耗身體的活動量,好讓他充分練習這個階段動作上的發展,要是少了這些環境刺激,孩子很可能產生感覺統合失調的問題,如怕高(不敢盪鞦韆或溜滑梯)、怕陌生人、怕抱、怕碰、怕眼神接觸…等,也有可能變得易常過動,在家裡爬上爬下、撞到東西也不怕痛,在詢問父母的教養方式後發現,這類孩子每週的身體活動可能只有1次,平時就像小寶寶一樣照3餐餵飯而已,自己在家玩自己的,連玩都被禁止時就只能看電視。
此外,建議父母也讓這階段的孩子盡量有和同儕互動的機會,一次親友聚會、拜訪別人或邀請別人來家裡的經驗都可以,這時寶寶開始需要知道「團體」這件事,了解除了自己以外,還有別人,並且要開始練習分享、輪流等人際技巧。
其實,2歲孩子是好奇的寶寶,他們樂於學習也喜歡嘗試新的事物,最喜歡今天去的地方和昨天不同,喜歡無法預期這次爸比媽咪要帶他去哪裡玩的感覺,但是當他的需求無法滿足時,就會變成最難搞的寶寶。
不要嘲笑學語寶寶
剛滿2歲的寶寶,語言還沒發展得很好,但在快接近3歲時,說話的能力就明顯地提升,可以用簡單的句子和別人溝通。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提醒父母,當寶寶對你說話時,請務必有耐心地聽孩子把話講完,不要插話,也不要直接幫孩子講完他想表達的意思,否則會阻止了孩子開口說話的經驗和動機。
更重要的是,父母不要不經意地嘲笑孩子的語言,否則會讓孩子有很大的挫折感,降低其開口說話的意願,尤其對語言發展較慢的小男孩更不能如此。2歲半時,很多孩子可能進入「幼兒口吃期」,這是由於心裡有很多話想說,口腔動作卻來不及反應所導致,這時千萬要自然地面對,不要模仿他或嘲笑他,否則孩子感受到壓力,可能加劇或延長口吃的情況。
本文分享自 親子教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